第2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说起这位西国大善士,不是别个,就是耶稣教中人,上海广学会里李提摩太先生。¨零′点~看,书+ _首^发?这人一生以行善为本,守着本教中救人的本旨,不肯遇事吹求。到了山西,将此事始末斟酌一番,遂限定山西官场赔款五十万两。又知道山西是个穷地方,将五十万两分作十年交清,每年只交纹银五万两。又不拿回西国作为死难的教士恤款,即在山西省城开了一个学堂,由教中人经理,即将此款作为学堂公用。招募山西文人秀士入堂读书,要使文明之化普及众生,以后永免再有民教冲突之案。此案一定,中外同称。这位李提摩太先生又知山西地方,风气锢闭,一时仇教之心未能尽化。反复推详,想一个惩一儆百的法儿。只得将一个纵恶殃民、罪不容诛姓郑的道台,提出另议,与沈道台定他一个斩立决的罪名。其余参的、革的、充发的,一共二三十人,均免其一死。姓郑的道台神通广大,未曾奉旨,先觉而逃。后来缉捕文书四处发遍,才将他擒获,解回山西。问他口供。他在公堂之上,供出一大群指使之人。沈道台又怕株连别人,劝山西巡抚从速定夺。·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山西巡抚无奈,将他绑出斩首。可怜这位监司大员,虽非起首酿祸之人,只因自己功名热中,要想巴结上司,升官发财,拿了别人性命,博自己的功名。今日死作刀头之鬼,不知九泉之下见着毓贤,作如何说法呢!正是:
飞廉恶来,一介鄙夫。
助桀为虐,死有余辜!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蝶隐加评:
德国统帅中了沈道台调虎离山之计,不肯发难,是文短不是轻恕。
都统攘功,一派胡言。中国官个个有此伎俩!
毓贤痛恨洋人,是中国全国代表,又是中国官场惟一之见。
毓贤在山西诛杀教士,此篇用渡笔,惜未畅写其残忍无人之状。
郑道之死,有谓不确者,姑存其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邻女语》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