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可是,斯大林依然不信任罗科索夫斯基,特别是因为这位苏联独裁者不喜欢波兰人。~5¨2,s′h?u.c*h,e^n¨g`.+c`o′m¨罗科索夫斯基原先指挥的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位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正南面,已被指定为进攻柏林的部队。1944年底,他被调去指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原因是斯大林想让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来率领对希特勒老巢的进攻。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新司令员确实是个“真正的”俄罗斯人。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出生于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民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被征召进一个骑兵团服役。他的军事技能显然来自一段较早的时期,由于他对贵族阶层的藐视,十月革命后,他获得快速提升。朱可夫很早便倾心于机械化战争,并在斯大林对军队的清洗中生还下来,尽管他在1939年被打发到蒙古。事实证明,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在那里指挥着驻蒙古第1集团军群,粉碎了日军对该地区的入侵。与他的英国同行蒙哥马利一样,朱可夫对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花了很大的力气集结起大批兵力,以确保对日军发起压倒性攻势。?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1940年,朱可夫返回西部,德国于1941年入侵苏联时,他是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拒绝批准他让红军撤离基辅的命令,并解除了他的职务,他被派往列宁格勒加强那里的防御。很快,朱可夫又被调回中央地区,指挥莫斯科的防御,次年,他被派往南部,策划并执行在斯大林格勒发起的粉碎性反击战。后来的“巴格拉季昂”攻势中,苏军集结起庞大的兵力,确保了战役的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朱可夫的精心策划。现在,他指挥着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伫立在维斯瓦河河畔,准备率领他的部队杀向柏林。
朱可夫赢得的一连串胜利使他成为了一名深受爱戴的指挥员,但他对手下士兵的使用通常都很冷酷无情。他遭遇到的军事败绩不多,其中的一场发生在1942年底,苏联红军试图消灭勒热夫突出部,德军防线上的这个突出部伸向莫斯科西面。代号为“火星”的这一攻势导致一场灾难,红军损失了20-50万人,只推进了不到20公里。他还无情地使用行刑队和惩戒营来执行纪律,这些手段往往在最危险的任务中加以使用。尽管如此,他还是获得了决定性的战果,斯大林相信他能胜利地率军杀入敌人的老巢。′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朱可夫的部下们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你在哪里看见朱可夫,你就能在那里见到胜利”这个口号在红军中广为流传。
1944年下半年,苏联红军队伍里的情绪呈现出两种矛盾的趋势。一方面,伴随着苏军不断推进的势头,士兵们的信心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老兵们越来越厌战。一名士兵除非受伤,否则根本不可能离开前线,战地邮政服务时有时无,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战士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也是断断续续。后方传来的消息通常是讲述平民生活中的艰辛和短缺,他们为保证红军能得到武器和装备的补充而辛勤工作,这些消息引起士兵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前线部队(尤其是步兵师)的编制基本上都不满员。新来的补充兵大多是从刚刚“解放”的领土上强行征召而来,心神不宁地安排在生还下来的老兵们身旁。这些新兵几乎没受过什么训练,这就意味着他们通常会被投入到“人海”攻势中,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作战技能,无法以其他方式投入战斗。
1944年,对苏联红军来说是个好年份,对德国国防军而言却遭透了。但战争尚未结束。在斯大林的将领们看来,冬季到来前仍有足够的时间去测试“弗里茨们”在他们自己国土上的决心,也来得及再次尝试隔断舍尔纳的“北方”集团军群。
* * *
[1]1943年2月18日,戈培尔在柏林体育宫的演讲
[2]H·J·潘特纽斯,《东线的最后战役》,第41-43页
[3]H·J·潘特纽斯,《东线的最后战役》,第43页
[4]P·巴姆,《看不见的旗帜》,第154页
[5]H·冯·卢克,《坦克指挥官》,第249页
[6]J·诺依曼,《第4装甲师,1943-1945》,第501页
[7]R·迈因德尔,《东普鲁士区领袖》,第416-417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普鲁士之战》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