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208.同上二四六页。
209.《尚书故实》言,没入惠范之财,得一千三百万贯。
210.《印度的发现》二〇九页。
211.《禹贡》四卷一期五二页载沙畹之说。
212.常书鸿言:“阿弥陀佛经当其在北魏初期传入中国之后,却把那一个题旨,配合了当时王公贵富求仙成道、长生不死的愿望,索性把阿弥陀佛改为无量寿佛了。”(《文物参考资料》二卷四期一九页)其说殊欠斟酌;阿弥陀是译音,无量寿是译义,在意义上并无改变,不过译义则中国人较易接受而已。
213.一九三五年在磁县发见“禅门第一祖菩提达摩大师碑”,下题“梁武帝撰”,末题元和十二年昭义监军李朝正重建,后附“充昭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辛秘名,刘厚滋《跋》引《唐书·秘传》,以为“碑详而史略”。(《史学集刊》一期一三五页)按唐自玄宗起,以诸皇子为各大府节度,例不出阁,实任其职者均称副大使,史传遇此等虚文,必从删削,非徒《辛秘传》为然,石是唐刻,可无疑义。碑云:“天竺东来,杖锡于秦,……以大同二年(五三六)十二月五日终于洛州禹门山”,刘氏因谓达摩循陆而来,《续僧传》之“初达宋境,末又北渡至魏”为不可信;按碑文非梁武所撰,我对刘说表赞同,然作伪亦未必毫无联系,达摩既卒于魏地,假定他又循陆东来,何缘设想到请一南朝皇帝撰碑?是作伪者似亦认其“北渡至魏”也。碑又云:“其得意者惟可禅师矣。大师舒容而叹曰:我心将毕,大教已行,一真之法,尽可有矣。命之以执手,付之以传灯”(“得意”二字,刘氏误读为单一个“侍”字);无袈裟传法说,刘氏认为初唐手笔,不在《续高僧传》之后;按张说撰《神秀碑》亦未提袈裟,自是北宗一派的说法,单据此点,仍无从测定《达摩碑》之撰成年分也。
陈援庵先生又认此碑本自贞元十七年南岳智矩所撰之《宝林传》(《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一〇二页),窃有疑焉。智矩是南宗弟子,《重建碑》系北宗的宣传,似不至抄录南宗之《宝林传》。而且传文只称“昭明太子奉敕撰祭文”,亦与武帝撰碑之传说有异。
214.《佛祖通载》称,天宝癸巳(十二载),吐蕃围凉州,三藏不空诵《仁王》密语数番,有神介胄而至。玄宗问为谁。不空曰,北方毗沙门天王长子也。数日,凉州捷报有神兵至,玄宗遂诏军垒皆立毗沙门天王祠;其事无别证。惟代宗时每逢西蕃入寇,必令群僧讲诵《仁王经》以禳之。(参《旧书·王缙传》)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