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79.《汉书》所记,如时有欲从军者辄诣长安(《汉书》四四《淮南王安传》)。元封二年,杨仆、荀彘将应募罪人击朝鲜。(《武帝纪》)始元元年,遣吕破胡募吏民击益州。(《昭帝纪》)神爵元年,发应募佽飞、射士等击西羌。(《宣帝纪》)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六九《赵充国传》)家贫自奋募。(七〇《常惠传》)复发募士万人……(七九《冯奉世传》)都是选募之例。
80.《西魏北周和隋唐间的府兵》一一五—一一六页。此外尚提“居重驭轻”、“兵农不分”二点,已辨见前文。
81.一九五二年一〇月一七日《进步日报·史学周刊》一九期。
82.《中国民族简史》一九九页。
83.据昭和十五年《东方学报》泷辽一撰文。
84.元好问《论诗》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翁方纲云:“于初唐独推陈射洪,识力直接杜、韩矣。”但子昂之诗,仍未走上声律—途。
85.郑棨《开天传信记》:“西凉州俗好音乐,制新曲曰《凉州》,开元中列上献之”;郑《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府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声调吻合,按之便韵,乃合二者制《霓裳羽衣曲》”;又《会要》三三,天宝十三载,“《婆罗门(曲)》改为《霓裳羽衣》”,是《凉州》与《霓裳羽衣》本是一曲。唐人《西域记》云:“如《伊州》、《凉州》、《甘州》,皆龟兹至也”,(据《西清诗话》引)则《霓裳》实西域乐调。(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二四)
86.《唐会要》三三:“南宫商,时号《水调》”;敦煌写本有《水调词》一首,(《敦煌曲子词集》下)则七律诗也。
87.此为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同饮旗亭之故事。近岁出土《王之涣墓志》称,之涣卒天宝元年。(参拙著《续贞石证史》二四九—二五〇页)
88.谓将七字句中一字偷去而分为每三字一句,成两句,是为原始词体,例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见一九二六年《学衡》五七期王易《词曲史》二一—二二页。
89.如《陆州歌》、《祓禊曲》、《思归乐》、《纥那曲》、《甘州》皆五绝,《凉州歌》、《伊州歌》、《破阵乐》、《水调歌》、《何满子》、《清平调》、《雨霖铃》、《渭城曲》、《竹枝》、《杨柳枝》、《浪淘沙》、《突厥三台词》、《欸乃曲》皆七绝,又《抛球乐》为七言六句。
90.据青木正儿《词格长短句发达之原因》。(大正十三年《支那学》三卷九期)又清万树《词律》以“和声”为群相随和之声,青木氏非之,谓虚声、泛声乃唱者自唱无意义之“拍子言叶”,补充乐章本文对乐曲不足之部分以合于拍子。唱者之外,群众歌和,则为有意义之文,性质迥异。按《毛诗》之“也”、“矣”等字入韵或不入韵,前人各有所主,未尝不可以“虚声”解之。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