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本来就是干柴烈火的时局,如此一来,改革就成了点燃时局的那根火柴。¨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杨玄感这边大旗一举,那边就有大批年纪相仿的贵族官僚子弟蜂拥至黎阳,与杨玄感“共谋大事”。由于父辈都曾经是朝廷里的重臣,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利益,而他们中间很多人与杨玄感又是儿时的玩伴。这些人中间有观王杨雄的儿子、开国名将韩擒虎的儿子、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儿子、民部侍郎裴蕴的儿子等四十余人。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人也直接响应杨玄感起兵。
在众多响应的贵族权力者中,有一个人是杨玄感的莫逆之交——李密。李密的爷爷李曜是北周的魏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蒲山郡公。此人才兼文武,尤擅兵法。他继承蒲山郡公的爵位后,散尽家财养客礼贤,结交天下英豪。
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三条策略:上策是挥师入蓟(今北京西南)截住隋炀帝的归路可以不战而擒;中策是西入长安据险自固必克万全之势;下策是就近进攻东都屯兵坚城之下胜负未知。,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结果,杨玄感却以李密的下计为上策久攻东都不下,功败垂成。
时势推进至此,拿起枪杆子闹革命已经不是那些吃不饱饭的农民才干的事,像杨玄感这样的帝国权力集团内部的既得利益者,也希望能够打破旧的分配格局,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利益结构。虽然说不破不立,但是这种“皇帝轮流做”的权力交棒游戏,新或者旧,对于中华帝国的政治体制来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这场叛乱来得快,去得也快。前后只延续了不足两个月就宣告失败,杨玄感也落得抄家灭族,身首异处。火柴已经点燃干柴,想要自动熄灭已不可能。中华帝国烽烟四起,而权力系统内部和民间流传着各种未经证实的流言和带有目的性的谶语,成为泼洒于干柴上的助燃汽油。在隋文帝时期,已经被炒作过的“李氏当为天子”的神秘谶语再度甚嚣尘上。这条神秘谶语,令隋炀帝和他的权力拥趸者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尤其是那些李姓中人,更是人人自危,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李渊,一个站在帝国角落里沉默隐忍了半辈子的贵族官员。·3!0-1^b+o′o+k`..c!o-m*
杨玄感的败亡,非但没有让杨广迎来一个喘息的机会,反而加速了隋王朝的崩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