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一是北方的突厥政权和其扶持的刘武周势力;
二是山西中南部历山飞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三是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
四是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和一个女儿(后来的平阳公主)都在隋朝的统治区,未能安全抵达他的控制范围。
李渊的第一步棋,是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突厥是继匈奴和柔然之后在蒙古高原上新崛起的又一个游牧少数民族,势力壮大十分迅速。据史料记载,到了隋唐时期,东至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成了它的附属国。势力强大,让他们有了轻慢中华帝国的资本。
他们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征战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骁勇强悍而又桀骜不驯。作为游牧民族,突厥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很多都得从南方汉族地区获得,而他们获得这些物质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武力。
李渊的太原根据地,经常受到突厥骑兵的袭扰,这使得李渊北方门户洞开,直接面对突厥的威胁。自古以来,那些成就霸王之业的权力者要笑到最后,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对于这一点,谋划长远的李渊又怎能不清楚?
解决突厥问题,有两个选择:一是实力足够强大,一举将其拿下;二是实力暂时不够,将其稳住。大业十一年,杨广巡幸塞北时被突厥包围于雁门关。拥有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隋帝国的皇帝都无法与其正面抗衡,更何况仅有立足之地的李渊。所以,这时候的李渊只有第二条可选,先稳住对方。
大业十三年,也就是李渊准备起兵的前夕,他派遣主张“与突厥连和”的刘文静出使突厥。李渊亲自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信,信里,李渊开出了几张空头支票:一是恢复隋文帝时的和亲政策;二是征伐中所得“子女玉帛”都归突厥所有;三是突厥只用坐享其成,不用插手,更不要入侵中原地区。
刘文静不辱使命,获得巨大成功,始毕可汗不仅不再侵扰太原,而且完全支持李渊起兵造反。这一年五月,李渊自晋阳(今太原西南晋源镇)起兵,自号大将军,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分领左右三军,先后攻克西河(今山西汾阳市)、霍邑(今山西霍县)、临汾(今山西临汾市)、韩城,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陷隋都长安。随后,李渊拥立年仅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帝,自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持节大都督、大丞相、尚书令,进封唐王。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