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太子集团中可堪大用的谋士只有魏徵、王圭、韦挺三人,武将只有薛万彻等寥寥数人。这种战斗力与秦王集团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秦王府中谋士有名者十八人以上,猛将更是不胜枚举。李建成有要事需要商量,总是与李元吉在一起私下商讨,不见有什么心腹自始至终参与其中。而李世民身边始终有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环绕在侧。他与这三人能够开诚布公地讨论,汇集四人智慧。
第二步:得玄武门者,得天下。玄武门位于太极宫北边,而太极宫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初唐时期政治活动的中心。因此玄武门是皇宫与外界联系的咽喉要地,玄武门的得失事关宫城安全和皇帝的安危。
为确保宫城的安全,玄武门城门建造得非常结实、沉重,不会轻易被打开,攻打城门若没有内应很难成功。在这里需要提出,玄武门是禁军宿卫的重地,因此驻守玄武门的禁军就成为发动政变者争取的对象。
玄武门是维系宫城安全的重要咽喉之地,皇帝不会轻易将守卫北门这一重要职责随便授给他人,守卫北门的将领多为皇家亲信。玄武门宿卫将士的选拔要求非常严格,皇帝还制定有一套相当完备的安全保卫制度,违制开门则需要皇帝手谕,否则,失职将士都会受到严重的惩罚或被判死刑。
李世民能够控制玄武门,这是他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玄武门在唐代多次政变中均处于关键地位,谁能控制它,谁就容易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取得最后的胜利。熟谙兵法和战术的李世民,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收买禁军将领、安插心腹亲信,他用了两年多时间用心经营这个地方。玄武门之变虽然在一天内解决战斗,但是整个事件的布局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每一个置身于局内的人都在其中步步为营。
李世民布置玄武门,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是最后一步夺命的险棋。不到最后关头,估计他也不会动用这一招。以秦王府的一千人来对抗东宫几万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发动政变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果不是无路可走,是不会冒如此大风险的,道德的包袱会压垮权力带来的快感。虽然有人从玄武门之变得出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而根本蔑视公认道德的政治家”的观点,但是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一个无视道德的君王,怎么会在权力到手后,想着法子去干预史官的著撰,将自己最不光彩的一页做道德上的美化。在那个生死存亡取决于一念之差的时刻,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无暇去顾及道德的问题。在杨文干事件之后,双方或许都已经意识到欲以不流血手段击败对方是不可能的。箭在弦上,躲是躲不开的。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