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李世民还在犹豫不决,众人就问他:“大王以舜为何如?”
李世民曰:“圣人也。”
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是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盖所存者大故也。”也就是说,假如舜帝在疏通水井的时候没有躲过父亲与弟弟在上面填土的毒手,便化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没有逃过父亲和弟弟在下面放火的毒手,便化为粮仓上的灰烬了,怎么还能让自己的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呢!所以,舜帝在遭到父亲用小棒笞打的时候便忍受了,而在遭到大棍笞打的时候便逃走了,这大概是因为舜帝心里所想的是大事。
这是在警醒李世民不要再犹豫不决,耽误了大事。李世民又命人算卦以卜吉凶,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走进来,见到此景,一把夺过占卜的龟壳扔在了地上。他愤怒道:“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的,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吗?”
李世民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摇摆犹疑,有人质疑其真实性,认为这是他的御人之道。这就像用温火煮沸一锅热水,等到群情汹涌,才下令出击。其实并不然,如果我们将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起来,就会理解李世民此时的犹疑不决的合理性。
关键时刻,小人物王晊改变了历史。此人是李世民安插于东宫的一个卧底,时任东宫的率更丞。从李渊登基之日算起,东宫、秦王府和齐王府的权力争斗已经持续了九年。兄弟三方都用上了间谍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子和齐王的计谋刚刚议定,王晊就赶到了秦王府,将这个绝密情报告知了李世民——太子准备在昆明池设宴为齐王饯行之际,向秦王下手。
如果说在此之前,李世民还无法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那么当王晊将情报说出来的时候,李世民终于如释重负地笑了。如果道德秩序和伦常礼教注定会让一个人变得谨小慎微、无所作为,那索性就抛弃道德的束缚,挣脱礼教的捆绑。如果仁爱与亲情会让一个人变得优柔寡断、软弱不堪,那索性就斩断仁爱的牵绊,砸烂亲情的枷锁。
人的命,天注定,这世上恐怕没人能比宫墙内的皇子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深意。就算决定动手,李世民也并无获胜的把握,犹疑是因为他心中还存有顾虑。在做决定之前,他首先想到的是找谋臣房玄龄、杜如晦商量一个万全之策。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