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唐太宗人才济济的朝堂之上,才能仅处于中档水平的长孙无忌,居然能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让人费解。¢0`0?暁\税\惘, ¢埂?辛~醉¨全?除了李世民的信任还有其他让人信服的解释吗?李世民在临死前甚至对左右大臣这样评价长孙无忌:“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言下之意,没有他就没有我。这句话等于给长孙无忌一道免死金牌。
太宗皇帝临终前做出一连串政治安排:长孙无忌出任太尉,兼尚书、门下二省的实职。最后,他嘱咐另一位托孤之臣褚遂良:“我死之后,你要保护无忌。若你放任别人伤害他,就不是我的忠臣。”保全长孙无忌成了太宗皇帝最后的遗愿。
对于李世民来说,几十年来,兄弟曾相煎、儿女曾反目,只有这位少年朋友、郎舅之亲,陪他走完了二十三年漫长的贞观之路。保全长孙无忌,就是保全贞观的胜利果实;保全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当年的承诺;保全长孙无忌,是他对这个少年朋友的最后眷顾。
帝王也是寂寞人,也需要朋友。?5/2.m+i¨a*n?h?u^a+t^a+n_g·.\c¨o-m/孤,也并非希望自己一孤到底。君王的威仪是恢宏而孤独的,而君王的内心也有与常人同样的乐与怒。李治登基后,虽然朝中有侍中和中书令等一堆高官,但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长孙无忌的手里,此时的长孙无忌才算真正可以横行无忌。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秉承太宗遗愿,同心辅政,风头无人能及。另外一位托孤重臣李勣是明哲保身之人,不敢强出头。由于实力悬殊,所以朝中宰相之间矛盾并不明显。而且高宗皇帝又是“好好先生”。当时整个帝国的大政方针基本上还是照搬贞观朝的那一套,所以永徽初年的朝政保留了贞观朝的遗风。
此时长孙无忌的骄狂已经到了势焰熏天的程度,毫无掩饰。虽然日光之下,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培植力量、排除异己,折腾得朝堂之上鸡飞狗跳,但是这种一人独大的局面是极危险的。
一天,长孙无忌宴请朝中的一些高官,酒酣耳热之际环顾同僚说:“我其实没什么本事,只是因为运气好,机缘巧合才位极人臣。.k~y,a¨n¢k·s..!c_o′m?大家说一下,我的富贵程度和隋朝的越公杨素相比如何?”有的人不回答,有人拍马屁说超过杨素。
长孙无忌听后徐徐说道:“我只有一点比不上杨素,就是他富贵的时候年纪大,我富贵的时候年纪比他轻!”其牛气冲天、摇头摆尾的骄狂之态令人厌恶,大有赶超皇帝之威的势头。
永徽元年十月,李勣坚决辞去尚书左仆射的职务,高宗批准,但仍然让他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是实职宰相。李勣担任左仆射已满一年,现在突然这么做,让人无法看透其中玄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