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1.少年精神
垂拱元年八月初五,睿宗皇帝(李旦)的德妃窦氏在东都洛阳生了个男孩,取名李隆基。这个孩子是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以后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唐玄宗(唐明皇)。
李隆基降临人世时,社会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时期,国势强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一片升平景象。但是帝国权力高层却暗流涌动,不时发生的大小政治事件随时有可能掀起滔天的巨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李隆基出生的前两年,其祖父高宗皇帝李治病逝。有人说李治是懦弱内向之人,在政治上的表现可以用碌碌无为来定论;也有人说,他是被后世误读最为严重的帝王之一,他的光芒完全被自己的老子唐太宗李世民和自己的皇后武则天所遮掩。
其实从衡量帝国的各项硬性指标来看,李治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得上具有中上资质的君王。只不过他后面出了个女皇帝,极大地触犯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以致他的声名长期被贬低。
李旦在皇帝的岗位上有名无实地待了六年,之后被自己的母亲取代。女人成为帝国的最高权力者,并拥有了自己的国号,武周。从此,李隆基一家还待在宫里,可是李旦已经降格为皇嗣,只留下一个废帝的虚名。名分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护身符,有时候却可能成为夺命刀。武则天称帝后,李旦依然保留着“皇嗣”的身份,至少在名义上还是帝国法定继承人。武则天当皇帝,需要一个走过场的仪式——李旦主动辞让。正因为如此,李旦才有了“一让天下”的美名。后来他的哥哥李显返京成为太子,也是因为李旦多次辞让才有的局面,于是李旦便有了“二让天下”的美名。
“皇嗣”这个担名不担利的身份,给李隆基一家人的生活罩上一层浓重的阴影。不知道哪一天灾难就会降临,他们只恨生于帝王家。帝国高层的权力争斗中,自己的身份越少,对对手的威胁就越小,生存的风险就越低。
对于李旦和他的家人来说,他们宁愿放弃自己的皇族身份,去做一个无羁绊的乡野村夫,没有身份的束缚,是自由而安全的。可以想象,李隆基幼年和少年时代,并没有与生俱来、恩宠皆重的快乐王子的生活。很多时候,他要为一族的生死存亡和自身的命运而担忧。在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下,李隆基比同龄孩子显得更为成熟,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更为强烈。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