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半真半假(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朱二娃闻言,心中微微一紧,随即有种“对号入座”的感觉,他想起自己之前到封地时,好像也是这么干的来着。
“本来想着洪薯这东西推广开来,今年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但那何地主说了,不收洪薯....”何老汉接着叹息道,语气中是发自内心对洪武爷的感激,还有对那位找到洪薯的唐村长的感激之意。
朱二娃微微一怔,听到“洪薯”这个词时,他反应过来,这里还在大明的境内,因为他去封地的时候,父皇跟他说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当时去封地的时候干了什么,好像也是干了不要洪薯交粮税这种蠢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脸微微红了红,或许也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还在大明,庆幸看到了类似于自己封地那些穷困百姓的样子,庆幸他朱樉不再是以高高在上的秦王身份看到这些。
“阿翁,这里离应天有多远....”
如果不远的话,朱二娃想过回去找人过来帮忙,虽然他被贬为庶民了,但好歹也是皇子,应天城里再没人缘,也能够喊几个人过来,那时收拾那什么“何地主”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何老汉深深看了他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这何家村所有人几乎都是几年前为了躲避战乱逃过来的,我记得离这里最近的县,好像是叫什么高淳县....走山路出去,至少得三天的时间....”
这是到了怎样的山窝窝里头了?朱二娃一阵无奈,不过也算是一种希望,等一下,高淳县!按照古人的脚力,不停不歇息的前提下,四天时间可以走到应天。
只是,这个时期的山里,是真有狼啊野猪啊什么的,而且运气差的遇上狼群都有可能,那些商队什么的一般都是结队而行,晚上也会尽可能的不在野外过夜,绝对的危险。
最关键的一点,朱二娃表示自己就算真这么走,在山里迷路的可能性超过七成,这才是真正让他恐惧的,因为这一带他从来没有来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到了何家村的,一旦方向稍有偏离,天晓得走到哪里去了?
至于想去高淳县?别忘记他朱二娃是被谁丢进山里的,这年头,山里有些零散的野人土匪啥的很合理吧?一句话,你朱二娃本事再大,要是没有人指引,一个人若想走出这山区,将希望寄于运气,无异于找死。
“哎....”朱二娃轻轻叹了口气,心想反正已经是庶民了,就算真再次回到应天,又能怎么样呢?
“我下午去村子附近的林子里打一下猎,看能不能弄点野味交税....”
秦王朱二娃可是小半个行伍出来的,对一些弓箭什么的,还是了解一些,那种厉害的弓箭做不出,但村子边上有竹子,用来做简易的弓箭完全没问题了。
何老汉并没有反对的意思,让秦王动脑子解决一些问题,也是少年成长的一个过程,只是吩咐让朱二娃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深入密林,因为山里有什么——何老汉当然知道,密林深处有毛镶大人安排的几千人守着呢。
朱二娃点了点头,表示不会冒险的,对于未知的事和地方,人们都会用最大的戒备心去应对,这才是人们的正常反应。同时他也明白过来,这两天何老汉和音奴做饭用的正是洪薯了,洪薯这东西只需要留一丢丢做为种就行,所以这何家村弄来的洪薯,大部分被村民们用来当粮食吃掉了。
至于洪薯的来源,前面何老汉提到过一句,好像是那何地主“大发善心”,可既然是大发善心,为什么不多给一些?
“人啊,吃得太饱了,没有烦恼之后,就会自行去找一些麻烦....也不再好控制了,所以自古以来,那些大地主们,是绝不会让手底下的农民们真正的吃饱....”
这是唐仨仁的原话,最开始的时候老朱还不以为然,之后越发觉得这话没错,可惜秦王朱二娃没有听到过。
就在朱二娃去寻猎物的时候,村里的“大反派”总算是出场了,带着十几个“狗腿子”出现在村子里,然后目标明确,径直奔着何老汉的草屋来了。
“如果交不起税,老爷我大发慈悲,你的孙女送给我当丫头,以后不再收你的税。”
不想错过《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