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传声筒(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等等,标儿你这不是想让朝廷带着所有官员一起做假?”
朱标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父皇您想啊,这些批条虽可以提前下发,但上面并无具体数目,只是作为押送时的一个凭证,待真正到了京城核对无误后,方可在上面填写具体数目,并由户部加盖官印,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路途中的诸多不便,怎能算是作假呢?”
“最重要的是,这种水印目前只有唐家铺那边搞得出来....数量一次产出绝不会多....”
也就是说,外面的人若是想做假,光是这水印一关就很难了,打个比方,一个四川那边的官员押送粮税进京,若是没有这种特殊的批条,就有可能在这粮税上动手脚了。\晓_税\C!M?S* `耕.辛.醉\筷?
“若是这种特殊的纸丢失了呢?”
老朱的担心不无道理,朱标却是来了句:“数量一次产出确实不多,只要老唐愿意,一个月生产个几万张这种纸还是没问题的。”
老朱:“....”合着唐仨仁那小子将一些事情都想到前面老远了,也提前跟朱标说了,只有他这个老朱似乎干着急了一阵子。
“而且咱们大明的虎符不是一半一半的吗?可以借鉴一下呢....”
虎符,那可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分为左右两半,其中右符交给将帅,左符由皇帝保存。若遇紧急情况需调动军队,就必须使人拿着左符去核验右符,二者吻合无误,军令才能生效。这特殊的纸张,虽然不及虎符那般重要,但作为押送时的凭证,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咱们只需严格控制这种纸张的产出与分发,再辅以严格的核对制度,便可确保其在路途中的安全,即便偶有丢失,也无法被仿制或滥用。′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还有一点,父皇需要下一道旨意,根据进京官员的距离,规定这运输途中的损耗比例,比如说最多不得超过三成....”
这也是唐仨仁提到过的,朱标原封不动的跟老朱说了,三成的损耗已经很夸张了好不好,这里面当然也留给了一些地方官员小小的占点便宜的空间,当然也留了跟老朱“讨价还价”的余地。
毕竟今年不少进京送税粮的队伍当中,最夸张的损耗达到了六成,好像是西边青海那边,这损耗确实有些夸张,其中那什么“押粮官”想要早点回去,就必须得拿出一部分粮食“打点”一番,越远的押粮官越急。
这么一来,每年各地交来的税粮总数能够超过七成进入户部,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有那些商税啥的,在大明商税虽然只占了一部分,但那也是真金白银呢。
“管束京城官吏....不要太过为难地方上的官员....允许损耗,但设置损耗上限....”
好吧,老朱似乎被说动了,不过依然有些不高兴,因为“空印”这种事情,说到底也算是欺骗了他老朱。
“标儿,你可知这损耗之事,历来是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敏感话题。若是放任,岂不是就是在允许他们中饱私囊?”老朱沉声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朱标见状,心中暗自思量,父亲虽被说动,但仍心有顾虑,需得再下一剂猛药。“父皇,儿臣明白您的担忧。但请想,若一味严查损耗,势必激起地方官员的不满与抵触,届时税粮、商税更难收齐。而今儿臣所提,既给了地方官员一定的余地,又设了上限以防其过分,实为两全其美之策。·天¨禧_暁\税`网¢ ¨勉·肺`跃?犊-”
老朱闻言,眉头微松,似在权衡利弊。“哼,他们敢不满?咱的刀现在还能杀人!”
话是这么说,但老朱稍加思索之后。
“一成半,这是咱的底线了,若是标儿觉得合适那便下旨吧。但此事需得严密监督,一旦发现有人借机中饱私囊,严惩不贷!”
朱标嘴角一动,果然知父莫若他朱标,三成确实有些夸张,但一成半确实算是不错了,按唐仨仁的一些想法,以后大明老百姓交税的方式除了用粮食外,还可以用银钱什么的交,不过那必须得等到另一个真正的大杀器现世再说。
至于唐仨仁说的“大杀器”是什么,唐仨仁嘴巴很严实,一直不肯透露给朱标,这让朱标有些无可奈何,不过眼下也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
“儿臣遵旨,定当尽心竭力,确保此事顺利施行。”
这“空印”之事,终究让老朱有些心中不爽,看来还需得好好敲打敲打那些胆敢欺君罔上的官员。
似乎是察觉到老朱的不爽,朱标这时从袖口中拿了个东西出来,两个小铁杯,连着一根奇怪的铁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