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沉没(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标总,回头我们先回大明吧,白银让徐将军他们慢慢的往大明运,高丽省这边常驻一支大明的偏师就行....”
大明长江入海口附近,李善长看着降下去半尺多的海面,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若是在涨潮期,别说半尺,就算是三尺海面下降都不会觉得奇怪,最关键的是这半尺水面是刚才十几个呼吸的时间降下去的,而且还在下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诡异的是海水退下去后没有像以往一般再次冲上岸,这就显得很吓人了——做为江南的文人出身,李善长又跟一些倭寇打过交道,自然是知晓一些海上的事情。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分明不是正常的潮汐现象,联想到之前老朱说的“太子朱标发来八百里加急,东海沿线所有居民注意往高处避祸”的事,他李善长就是为这事来的!
难道说这是某种天灾的即将来临?正好太子朱标提前发现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急忙吩咐身边的侍卫:“快去通知沿海各州县,让他们一定要做好防范,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侍卫闻言,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李善长望着渐渐远去的侍卫背影,心中仍旧难以平静。他深知,应天离海面不远,长江口若是有海水倒流进来,若他李善长没能提前做点准备,不得被老朱砍了?
“还有黄河口那边,让人立即快马加鞭过去!”
若这一次一些老百姓不相信——对,这个理由很好,若是真的海边上死了太多老百姓,李善长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去应付老朱。
“臣都通知到位了,但是那帮渔民不听,坚持要下海....”这样一来老朱也怪不到他李善长头上来吧,而且,死的不多的话,又是“天灾”的关系,某些地方上的官员,是肯定会瞒报的。
毕竟,死几个人和死成千上万的人,这其中的差别,可是太大了。到时候,若是真追究起来,也可以把责任推到那些地方官员的头上,说他们谎报军情,玩忽职守,没能及时传达朝廷的命令。
李善长这样想着,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但随即,他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若是黄河口那边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那可如何是好?
“不行,我还是得再派些人去那边看看,万一那边也出现了海水倒流的现象,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李善长立刻又叫来了几个侍卫,吩咐他们即刻前往黄河口,查看那边的情况,真要出事了就算没办法尽快回来报告,事后至少也不用被老朱安上“隐瞒欺君”的罪名。
侍卫们领命而去,李善长站在海边,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心中五味杂陈。
“希望老天能保佑我大明百姓平安无事吧。”李善长在心里默默祈祷着,百姓无事,他的官位自然就没事,若是百姓出大事了,他这个宰相也算是彻底完蛋了。
此时,海面下降的趋势已经减缓,李善长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他回想起老朱平日里对百姓的关心,若不能将损失降至最小,老朱定不会轻饶沿海这群当管理的官员。想到此处,李善长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他转身吩咐身边的随从,让他们立即准备快马,除了随时准备前往京城向老朱报告情况之外。还有另一件事必须得赶紧下达下去:“让所有近海的官员,立即让所有百姓远离海面....”还是那句话,只要他的命令传下去了,不管是早还是晚,后果就算再大他李善长最多被老朱骂几句,这算是常年身居高位的一种自保手段。
这老东西之前出发的时候慢吞吞的,现在知道着急了?然后急了的时候不想着如何尽可能减少百姓们的损失,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如何让自己受最轻的处罚。
至于那些百姓们死了多少,与他何干?
“大人....来不及了....快走!”
就在李善长还在心理矛盾中时,几个锦衣卫骑着马往这边来了,为了更好的了解一些事情,他们离海岸不算远,视力好的已经能够看到海天一线一道水墙往海岸来了!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不想错过《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