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修路的银子(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老朱突然明白了,唐仨仁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这些准备,如果他老朱今天回答的是“朱家的天下”,那么不好意思,这些东西,只会永远的留在唐家铺,与大明无关!
因为有了这几样东西,加上老朱的一些安排,搞清楚整个大明的土地具体数量,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交通一旦便利了,还有锦衣卫搞不清楚的事情?
“仁伢子,咱很好奇,若是咱回答‘这天下是朱家一家之天下’,你会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仨仁嘿嘿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马皇后已经猜到了答案,那不是她的朱重八愿意看到的答案。
“好吧,咱也不问这事了....最后一个问题,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应天城外,铁路啥的,必须首先修到皇宫附近....”
唐仨仁:“.....”你不怕吵的话,我是没有意见的。
户部尚书周肃从来没有想过,大明的户部有一天能够这么——呃,有钱!
明初的户部尚书换得有点勤,最大的原因就是之前一直没有银子,如今再也不用为这银子发愁了,户部侍郎郭恒正在向周肃报告一件事情。
“铁路,拨付白银五百万两.....”
周肃听着这数目巨大的拨款,心中既是惊喜又是忐忑。“铁路”这东西到底是个啥玩意?不过既然是上位亲自下旨要他拨款的事项,加上如今户部不是一般的有钱,别说五百万两,就是一千万两周肃都只需要看到老朱的圣旨就行。
郭恒同样是一头雾水,拿了一份所谓的“计划书”,上面详细标注了铁路的线路规划、施工进展以及预期效益。周肃看后,触类旁通之下,又想到这东西似乎是那位新晋“仁侯”的手笔,便不再怀疑,抬起笔正准备批条允准时,突然察觉到这侍郎郭恒有些不对劲。
这年轻的侍郎似乎手心在冒汗?
虽然此时的周肃有种“财大气粗”的感觉,但户部的每一分银子都必须得对上账的,以后要是上位老朱问起来了,若是对不上,那他这位户部尚书就算是干到头了。
也将成为唯一的一位“银子太多”被贬的户部尚书——他的那些个前任要么是年纪大了,要么是因为户部穷,只有他因为银子太多用不好被贬,那就叫尴尬了。
“大人,工部那边在催促,唐家铺那位侯爷派出的工匠已经动工了....”
好吧,其实郭恒也算是胆大包天,唐仨仁当时跟老朱说的是,从唐家铺到应天城,并且绕应天城两周的铁路线修建,加上沿途几个小站,火车头,乘务员等等,一共让老朱批三百万两银子就行了。
结果到了周肃这里,直接就是五百万两,虽然郭恒心里也打鼓,但想着多出来的两百万两,可以从中抽取一些作为“辛苦费”,便也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
老朱的圣旨中并没有提及准确的银两数字,这里面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去了,郭恒突然在想,两百万两,朝中就算是国公爷只怕靠年俸一辈子都别想有这么多钱。哪怕老朱已经同意给所有官员加俸禄了,还有那什么奖金,再多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获得两百万两。
比起每年从那各地收上来的粮税当中克扣的钱粮,这算不算一波肥了?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大不了这笔钱到手之后,拿二十万两出来孝敬这位周肃大人就行。虽然这么想了,但这数字着实夸张了点,郭恒才会显得有些紧张。
“既然是上位亲批的,又是仁侯搞出来的新事物,就这样吧,回头记得将账本拿回来....”
见周肃不疑有他,其实最主要的是现在户部有近五千万两银子在手,自然财大气粗!郭恒微松了口气,或许干完这一次,他这个官也可以不当了,两百万两,几辈子都花不完了呢。
就在郭恒批了银子,到大明皇家银行领取宝钞后——他只领了三百万两宝钞,余下的两百万两弄哪里去了,目前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举动,直接就将这家伙暴露了出去。
这家伙恐怕不知道,大明皇家银行这边收了多少银子出多少宝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跟户部早就有合作了。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不想错过《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