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两种制度在执行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汉代的察举名义上以德才为标准,但实际上多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中选者多是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大贾子弟。以致当时有‘孝廉不廉’,‘富贵者贤’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童谣。
“‘九品中正’制体为了不让地方大族侵犯干扰中央用人权,选出了一些较适用的人才。可是中正本人往往就是地方大族或与本州郡大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此制很快就成了完全为世家服务的工具,高品和被选任要职、高官的全是大族出身,中央至地方大权全归大族,形成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第20节 茅塞顿开
“周武帝虽然对门阀制度触动了一下,但很不彻底。所以臣以为,我大隋要建章立制,就要吸取以往的教训,从根本上改变弊端很多的用人制度。”李德林的一番宏论,使杨坚大加赞赏:
“李大人说得好!就说朕微服私访遇到的那起官害民的案子、大理寺已审结,那个州官就是靠行贿得来的乌纱帽,举荐他的人都得了他的好处。他有什么才德?除了会溜须拍马、巧取豪夺、为害百姓,哪还有半点父母官的样子?这样的贪官、赃官,其他地方肯定还会有,除了要严办以外,就是在制度上要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李大人,这件事事关大局、长远,要从长计较,你可拟个办法,在一些地方试行,待积累了经验,我们再颁行全国!”
李德林领命而去。
内乱勘定后,外患也在杨坚的运筹之中一一化解,元谐、郭竣等出兵安靖了吐谷浑的西方威胁,使杨坚可以安心地培植国力倡行新政了。从此,一般任官者都需经朝廷考试合格授官,凡九品官之列,皆由中央任命。此外,辟举为官者大为减少。
南线、西线的硝烟散尽,营建新都的建议又重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几番“论证”和实地勘察,杨坚最后一锤定音,开工兴建新都。
新都的地点选在龙首山(今陕西西安北,现已为平地)。这一地址的选定颇有些来历。
一天,一个癞头跣足的游方僧人,来到杨兴村,见村中一大树下,村民们纳凉摆龙门,这个怪和尚高声断喝:这是天子的坐堂处,你们如何敢大胆聚在这里?众人以为和尚讲的疯话,全都指笑他。这个和尚虽怪,言词恍惚,但他的话后来多有验证。这棵大树的所在地便果是长安朝堂的位置。这一传言,经好事者极力喧染,被吵得沸沸扬扬。传至宫内,杨坚龙颜大喜,日理万机中,亲率高颎、苏威等臣前往杨兴村。返京前,又特意拜访了一名法师。原来,一名大师那年辞别李家堡不久,当时监国的隋王杨坚,便下令重修了静慧寺,使废弃了百来年的荒凉古寺又重现了当年的风采,老禅师了却了自己的夙愿后,便留在寺中,做起了主持。不久前,为了追奠西线、南线牺牲的将士,一名禅师应杨坚之邀,专程来到了长安的大东寺。一名禅师,依然貌古神清,霜姿风彩,与杨坚谈经论佛,更有谈兴。言及新都的迁建的传闻,一名法师手捻佛珠,沉思道:
不想错过《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