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今惟须武昌以下,蕲、和、滁、方、吴、海等州更帖精兵,密营渡计。益、信、襄、荆、郢等州速造舟楫,多张形势,为水战之具。蜀汉二江,是其上流,水路冲要,必争之所。贼虽流于头、荆门、延州、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盆城置船,然终聚汉口、峡口,以水战大决。若贼必以上流有军,令精兵赴援者,下流者诸将即须择便横渡。如拥兵自卫,上江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徒有三吴、百越之兵,无恩不能自立。
意思是说,建议杨坚在长江下游之湖北蕲春、安徽和县、滁县、江苏扬州等地方秘密集结兵力,准备渡江。同时,在长江中长游的湖北江陵、钟祥、襄樊、四川奉节等地大张旗鼓地造船。陈朝若派精兵赴上游增援,则下游的精兵乘虚而入;若陈朝拥兵自守,则上游军可以顺流而下,配合下游隋军渡江。
杨坚看着两位爱臣,期待着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目光如炬,恰与抬头的薛道衡不期而遇。薛道衡款款地说道:“崔刺史的计策可谓详尽至极,是个好方案,这就是说充分利用上流的有利条件,关键是杨素的出蜀能否成功,若杨素的十万精兵从益州顺江东下,那整条长江就是无用的屏障,或者说是纸做成的。”
杨坚点点头,“爱卿分析得有理,只是——”
话音未落,高颎接过话头,“臣明白了,那日朝中所言,为什么要提及前秦,想前秦原也是准备三路渡江的。”
“此其一啊,”杨坚不置可否,“自古用兵虚实相应,朕这是说虚亦实,说实亦虚,归根结底,荡平南陈那才是真实。独孤卿,可看出这崔刺史的方案可曾相识。”
薛道衡默默不作答。高颎岂能不知杨坚的用意,“这不是西晋灭吴的翻版吗?”杨坚默然。
薛道衡说:“皇上,臣遵旨走遍长江隋军驻地,甚感高颎的计策见用,隋军的多次集结,陈朝的军士只是派个别军士守哨,再也不集结以抗了。看来,麻痹陈军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反倒损耗我方军士的战斗锐气,出兵应当提到日程了,再也耽延不得了。消息不知可靠,陈朝后主陈叔宝对我军伐陈已经保持警惕,即使那陈叔宝不懂军事,可他的朝中也还有不少忠贞不贰的将士,万不可掉以轻心。”
文帝杨坚很感兴趣,“说说看,都有哪些将士能忠勇兼备,朕要画其图形,列其姓名广布于军中,令将士逼其绝境,逐而不杀。”
不想错过《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