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李德林干咳几声,他有话要说,他实在想不出杨坚为什么要大发其火,这零零星星的失败,自两军对峙以来,可说是时常发生,表面上这是失败,但失败有时并不是坏事。至少这条消息就很重要,那就是陈军把船都陆续集结到建康,徒然增加建康的防卫力量,但一旦上、中游隋军大攻开始,这些船只还不是往上游,到那时,可就没这么顺当了。*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
李德林终于打破沉默,出班奏道:“皇上,臣以为,崔弘度指挥不当,但心情可以理解,如果在即将征发大军的情况下,对崔弘度责罚过重,恐对军队士气产生影响,再者说,崔弘度当年发兵江陵,是立下奇功一件的。要没有崔弘度的狠,就没有今天我们出师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杨素听不下去,他从心底对李德林是不服气,既然是内史令的官职,何必什么大事都征询这老朽的意见呢?看到李德林闪亮的双目中似有得意之色,心下甚是不服。出班奏到:“崔总管此举有坏处三条,一是折兵损将,二来灭我军士气,三是贪功,试问皇上有如此三条的罪责当然应受责罚,否则调度不顺,军令不整实在是犯了军中大忌,皇上殚精竭虑,力避重蹈前秦覆辙,不想让崔总管给破坏了。”
一席话,说得杨坚频频点头,面带怒色直视李德林,问道:“内史的平陈十策中不也有严明军纪这一条吗?”李德林一阵哑口,他看出杨坚的内心虚弱的一面,只是在朝堂上怎好明说。想了想,“皇上说的是,这一条到时将显得十分可贵而必要。但今日崔弘度的冒然行事当不在此例,皇上为何看得如此之重呢?”
杨坚被反问得脸色发白,大家再不作声,都暗暗琢磨李德林的话,似是有所发现,忽又朦朦胧胧,高颎隐约感到皇上杨坚似有难言隐衷,心中不解,暗自思忖一会儿,对杨坚行过朝礼后,说:“皇上,大兴殿前的宣旨很是激动士气,太庙前的拜将也能感应天地,皇上不必对崔弘度的失职大发其火,以免影响身子,后面说不定还有好多战事于我不利,毕竟是一场战争吗,皇上应把眼光放在统揽全局上,关注到最后的结果上。”说到这,高颎想缓和一下朝廷中的凝重气氛,好像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如同一件烧红的烙铁,烙在他心头,烙在每位大臣的心头,这势必会影响皇上的想像、思考、判断,尤其会对皇上处理朝政,产生负面的影响,必须调和气氛,想到这,高颎接着说:“皇上,这小事该交刑部就交刑部办理,不是有大理寺卿吗?臣以为,皇上应当考虑多方面筹集钱帛,到时别忘了犒赏三军。”
文帝杨坚脸色舒缓了些,对自己的情绪不定也感到不可理解,感到冥冥之中对伐陈缺乏信心,以至本该几年前就应完成的事一拖再拖。满朝中皆是信心十足的人,难道惟有自己心存怯意?是谨慎有余?还是真正有畏惧情绪?
杨坚疑心自己有心病,当初,诛杀宇文氏集团就曾有些心怯,平定三方,听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也有过心怯,今天又是如此!难道朕一辈子都在胆怯中度过,都要靠杀戮来维持帝王的尊严?看透文帝心思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薛道衡。
薛道衡想,我的这把火终可烧了,不然,机会可就错过了,别辜负了章仇的一番深思熟虑。按理,伐陈大计已定,又没有自己的事,可以告假回家抱孩子,享享天伦之乐,但实在是感于杨坚对自己的信任。特别是那条秘密线不到事情成功就不能外泄,或永远不泄。因此,文帝无论在京师何地召见大臣,也少不了他。薛道衡对崔弘度的做法心中大不以为然,贪少失多,贪小失大,要是陈军乘胜反击,兵力足够的话,江陵失陷也未可知。“皇上,”薛道衡道,“臣有一表请予准奏。”
不想错过《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