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二封电报发给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向他报告了自己的决心和行动。
第三封电报发给了蒙哥马利,但他没给伦敦去电。
蒙哥马利被艾森豪威尔的这一举动弄得目瞪口呆。但这一次,他没再闹事。他明白,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都没用了。在给艾森豪威尔的回电中,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在他到达易北河以前,暂时保留目前的指挥机构。然后,他把情况向伦敦作了汇报。
伦敦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勃然大怒。随后,伦敦、华盛顿和兰斯(盟军最高统帅部所在地)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艾森豪威尔得到了罗斯福和马歇尔的有力支持,对伦敦寸步不让,坚决地执行了他的新方针。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改变了抢占柏林的既定方针呢?他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首先是战场的态势。由于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使盟军的进攻被迟滞了六个星期,而东线德军因兵力薄弱,无法抵挡苏军的强大攻势,结果苏军迅速推进到德国腹心地区。到2月底,苏军的前锋距柏林仅有100公里了,而盟军那时距柏林还有480公里,且战线过长,补给十分紧张。要想赶在苏军之前进入柏林,军事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其次,艾森豪威尔已经了解到盟国有关划分战后对德占领区的政治协议,按这一协议的划分,柏林虽然分区占领,但城市本身将由苏联控制。这样,即便盟军不惜代价地占领柏林,最后还是得按政治协议将柏林交给苏军,艾森豪威尔可不愿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
第三,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是第三帝国存在的精神象征。希特勒一定会负隅顽抗。而且柏林城防坚固,易守难攻,防守柏林的德军除外围兵团外,还有20多万卫戍部队,200多个突击队,强攻柏林,势必付出重大代价。为此,艾森豪威尔曾征询过布莱德雷的意见,让他估计一下从易北河冲到柏林,盟军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布莱德雷答复说:“至少要损失10万人。”战争行将结束,还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艾森豪威尔认为实在不值得。
不想错过《蒙哥马利》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