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到龙凤三年(公元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年底,朱元璋拥有的地盘已经超过了张士诚,兵力总数也已经超过了张士诚。但朱元璋没有急着朝外作新的发展,而是依照“高筑墙,广积粮”这个方针,巩固后方,积储军粮。到龙凤四年秋,朱元璋就变得更加强大。于是朱元璋就决定,先把浙东肥沃的土地抢到手,然后北上与张士诚展开决战。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第四部分
◎第37节 倪文俊之死的前因后果
在朱元璋向浙东进军之前,朱元璋听说了这么一件事:“天完”红巾军的丞相倪文俊死了,是被一个叫陈友谅的人害死的。断断续续地,朱元璋也大致了解了倪文俊之死的前因后果。
陈友谅原来是湖北玉沙县一个打鱼人的儿子,不仅力大过人,而且还有点文化,曾在玉沙县衙里做一个小吏,因个人野心太大,经常受到上司的指责,于是一气之下,跑去投奔了徐寿辉的红巾军。由于他打仗不怕死,得到了徐寿辉的赏识,一步步地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跃至“天完”红巾军的统兵元帅,成为了“天完”政权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公元1357年初,徐寿辉迁都汉阳,以倪文俊为丞相。倪文俊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当时,徐寿辉名义上虽是皇帝,但朝中大权却基本上掌握在倪文俊的手里,而兵权又掌握在陈友谅的手中,所以徐寿辉差不多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了。徐寿辉为人比较老实,不然,他与朱元璋之间恐怕早就发生冲突了。对大权旁落在倪文俊和陈友谅手中,徐寿辉也不以为意。然而,倪文俊对此并不满足,他觉得做一个丞相很不过瘾,便想把徐寿辉取而代之,于是就处心积虑地找机会要害死徐寿辉。不料,徐寿辉预先得知了这一消息,这个老实人再也老实不下去了,暗暗地调一支亲兵进驻汉阳,想先下手为强地除掉倪文俊。倪文俊见势不妙,只得仓惶地出逃黄州(今湖北黄冈)。当时陈友谅正好在黄州,觉得独揽“天完”朝中大权的机会不可失去,便叫手下把倪文俊杀了。陈友谅杀死倪文俊,徐寿辉当然高兴,于是就更加器重他。这样,徐寿辉的“天完”政权实际上就操纵在陈友谅的手中了,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还是徐寿辉而已。朱元璋当时并不十分清楚“天完”政权内部发生的事情,更很难预料后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当时只是觉得,“天完”政权的内哄,更有利于他向浙东一带发展。于是,朱元璋就把倪文俊之死一类的事情搁在一边,全心全意地着手准备向浙东进军了。
这里讲的“浙东”,指的是元朝浙东道宣慰司属下的温州、庆元、台州、婺州(今浙江金华)、处州(今浙江丽水)、衢州和绍兴七个地方。当时,这七个地方中,绍兴在张士诚的手里,而温州、庆元和台州却是在方国珍的手里。朱元璋决定,暂不向张士诚和方国珍开战,集中力量先把婺州、处州和衢州拿到手。绍兴在浙江的北面,温州、庆元和台州是在浙江的东南拐角,而婺州、处州和衢州则呈三角形状态居于浙江的中心地带。也就是说,占了婺州、处州和衢州,就等于占了浙江的大半个世界了。朱元璋决定暂不向张士诚占据的绍兴发动进攻,原因很容易理解。他只是想把认为该抢到的地盘率先抢到手,然后再与张士诚摊牌。如果攻打绍兴,激怒了张士诚,那肯定会有麻烦,至少,他不能一心一意地在浙江发展了。然而,他为什么又决定暂不向那个方国珍开战呢?
不想错过《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