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85章完结

第85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42节 向应天城开进

陈友谅本来想,二十多万大军,六七百艘战船,攻打一个小小的太平府,还不像随手捏死一个蚂蚁那样轻松自如?然而,陈友谅一连向太平猛攻了三天,竟然没有攻下来。陈友谅连攻太平三天失手,固然与太平府城墙比较坚固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驻守太平的朱元璋的将领太过英勇了。因为太平是应天城的南方门户,所以朱元璋就派了两个得力大将镇守。一个是在朱元璋军中赫赫有名的黑脸猛将军花云——花云的勇猛之名,在朱元璋军中仅次于常遇春,另一位大将叫朱文逊。如果花云和朱文逊的身边,有个一两万人马,那陈友谅要想拿下太平城,恐怕很不容易。只可惜,由于朱元璋在长江沿线及皖南浙东一带发展太快,兵力都分散了。当时的花云和朱文逊的身边,只有3000兵马。3000兵马要想抗住陈友谅的二十多万军队,真是谈何容易。所以,尽管花云和朱文逊连续打退了陈友谅的三天进攻,但手下的弟兄已所剩无几,而且,在第三天的战斗中,朱文逊不幸中箭身亡。

尽管花云勇猛抗敌,但最终还是被陈友谅抓住乱箭射死。

攻占了太平之后,陈友谅十分得意,以为应天城指日可下。他这么想当然是有道理的。应天城内,朱元璋的兵马不过十万,而水军只有一百多艘战船,短时间内,朱元璋还无法从别处调集兵马,即使朱元璋有时间从别处调集军队,那朱元璋的地盘就得大大地收缩。

所以,陈友谅反而不急于去攻打应天了。一是应天毕竟是朱元璋的大本营,要去攻打,总得要准备准备;二是陈友谅以为,在攻打应天之前,自己得先把一件事情做了。

陈友谅派亲信张定边把皇上徐寿辉接到太平,后又杀死了徐寿辉,还对外谎称皇上暴病不治而崩。

杀死徐寿辉的第二天,太平一带连天的大雨。雨点不仅密,而且大,砸得人都不敢轻易地睁眼。然而陈友谅等不及了,带着一帮人,冒雨跑到太平附近的五通庙里,先祭天地,后祭祖宗,然后就自封为皇帝。为显示与徐寿辉的不同,陈友谅改“天完”国号为“大汉”,将都城从汉阳迁至江州。原先的“天完”政权,邹普胜是太师,为表现自己“知人善任”及笼络人心,陈友谅依然让邹普胜做“大汉”政权的太师。只不过,邹普胜是有职而无权,真正有权有势的,是张必先和张定边二人。张必先做了“大汉”的丞相,张定边做了“大汉”的知枢密院事,还兼着太师职。从此不难看出,邹普胜虽是太师,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匆匆称帝之后,陈友谅命张必先、张定边二人速回汉阳,带上邹普胜等一干原来的“文武百官”,迁至江州,营建新的皇宫,等他打下应天后去享用。接着,陈友谅又派人去苏州同张士诚联系,约张士诚一同出兵。陈友谅的意思是,张士诚从东边向应天攻击,他从西边向应天攻击,东西夹击,一举将朱元璋彻底消灭。陈友谅以为,张士诚接到他的信后,一定会欣然同意向应天出兵的,因为朱元璋是张士诚的最大威胁。然而,陈友谅未能等到张士诚的回音,却等到了朱元璋的水军统帅康茂才的一封信。

不想错过《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