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威权主义限制个人自由而偏好命令、服从和秩序,民众按照独裁者意愿遵守法律、缴税。威权主义下的民主也只是表面现象。选举只是独裁者上台的一个过场,反对者根本没有机会,或会被逮捕。立法机关按照独裁者意志立法,傀儡总理和内阁负责执行。法国路易十四是最早的独裁统治君主,他曾有名言:“朕即国家。”
西班牙佛朗哥政权(1939—1975)是“传统威权主义”,这样的统治下民众只能被动接受和顺从独裁者意志,而非主动参与。佛朗哥和其支持者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经济和媒体也实现有限制的多元化。
里根总统时期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兼政治学家柯克帕特里克(Jeane J. Kirkpatrick)认为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有一点不同。前者可以进行改革(比如阿根廷、智利、巴西),后者却很难实行改革。阿根廷、智利、巴西于20世纪80年代走向民主。正是基于苏联非但没有成功进行改革还最终导致解体的事实,柯克帕特里克有此结论。
关键概念 ◇ 达尔的“影响关系”
耶鲁大学罗伯特·达尔的重要贡献是对权力种类的阐释。达尔认为权力就是A让B按A的意愿做事。达尔运用一个更中性的“影响关系”,将其从好到坏分为几个等级。
◇ 合理劝说,“影响”最成功的形式,即说出事实并解释某种行为的原因。比如,医生劝你不要抽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
◇ 操纵劝说,稍次与合理劝说,比如在选举中欺骗或误导民众做某事。
◇ 诱导,低级,即威逼利诱使某人做某事。
◇ 权力,威胁使某人坐牢或失业
◇ 高压政治,必须做
◇ 肉体虐待,配合高压政治,使用和威胁对其进行人身伤害。
我们以此来评判政府优劣,运用较高劝说等级影响的政府优于运用较低劝说等级影响的政府。
威权主义和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这些独立国家都宣称实行民主制度。但是民主制度在这些国家没有持续多久,殖民主义者总是打击民主政治文化。西方民主产生于个人主义和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多为传统的农业经济,这些国家重视家庭和部落,民众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较低,大多数都面临生存压力。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相信国家政治复兴和经济发展需要集权。他们认为自己了解民众需求,并操纵选举。
不想错过《政治学与生活》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