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总统都有固定的任期,在美国、巴西和哥伦比亚是四年(可以连任一届),而墨西哥总统任期是六年,不能连任。法国对总统连任的次数没有限制。如果总统在任时间过长,即使是“选举产生的”,也会变得腐败和独裁,比如在津巴布韦的罗伯特·穆加贝总统执政30年后去世的时候,国家的经济已经走向崩溃。!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
议会制国家对首相的任期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其所在的政党能够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举的胜利越来越依赖政党领袖的个人魅力时,他们就更像总统候选人了。1987年,撒切尔夫人第三次当选,到1990年,逐年积压的政治问题开始暴露,她才不得不结束自己为期11年的首相生涯。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四次赢得选举,执政时间长达16年(1982—1998年)。大部分首相都有权解散议会,当他们相信可以在大选中赢得更多选票时,就可能这么做。良好的经济状况、阳光明媚的天气和较高的支持率都会促使首相们提前一两年启动大选。这项权力可能会让美国总统非常嫉妒。
另一方面,如果英国首相失去了大多数议员的支持,立刻就会被解职。1979年,当工党首相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失去11位苏格兰民族主义党议员的支持时,也就失去了下院多数党的地位,并被托利党领袖撒切尔夫人所取代。意大利的一些总理短暂执政后政党联盟就瓦解了。日本首相作为自民党中各个派系的首脑,平均执政时间不到两年半,有的仅仅只有几个月时间。理论上,首相、总理的执政时间可以更长;实际上,他们的任期取决于选举、联盟瓦解、丑闻等政治情境的变化。议会制下的首相、总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美国的总统所不喜欢的。总统制下的总统并不完全随政治的波动而沉浮。例如,伊拉克战争使得布什总统支持率下降,但却没有办法罢免他直到其任期结束。
经典论述 ◇ 拉斯韦尔的权力心理学
耶鲁大学哈罗德·拉斯韦尔教授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引入政治学。在他1936年发表的代表作《政治学:谁得到什么》(Politics: Who Gets What)及一些其他的著作中,拉斯韦尔认为,政客们之所以投身政治,是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以及与众不同的权力欲和控制欲。普通人会觉得政治无趣。如果拉斯韦尔是对的,一些官僚会被逐出办公室,只有那些不想要这份工作的人才会当选。这种分析有吸引力,却没有用,显然不会被实践领域采纳。
柏拉图曾首次指出,即使是理智的人,一旦大权在握,也会变得疯狂。他们确实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他们不信任任何人。在他们的想象里(也可能实际存在),周围有很多的敌人,他们积聚着越来越大的权力以图击垮这种或真或假的敌人,从而树敌更多。希特勒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暴君一旦上位就会变得疯狂,根本不存在理智的暴君。这不是个体心理学的问题,而是大权在握的政客之本性。如果我们相信柏拉图的观点,解决办法就是限制权力,同时设立一种机制来罢免滥用权力的执政者。在美国的体制里,人们利用选举和弹劾制度来保持总统制的正常运行。
美国总统也可能会面临弹劾,但是弹劾的程序冗长且成功率低,历史上仅仅发生过三次。1868年,约翰逊总统遭到众议院弹劾,但是弹劾案被参议院否决了。尼克松总统在众议院实施弹劾投票前,选择了辞职。克林顿总统也遭到了弹劾,但是没有通过。如果行政首脑面临此类问题,议会制相对于美国的总统制是有优势的,一次简单的不信任投票就能罢免不受信任的首相。这就解释了尽管议会制国家也有很多丑闻事件,但不会像水门事件那样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想错过《政治学与生活》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