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历史的倒影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中国社会板结化的历史观察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中的一段讲话,从中可以看出,在国家、社会和国民层面的这三大改革目标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关联点。

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法律、司法、经济分配、公共服务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给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提供更开放、畅通和公平的上升渠道,形成一种避免社会板结化和社会成员上行遇阻的制度和文化。

社会板结化趋势令人忧虑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各项事业也有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改革的步伐滞后于经济发展。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普通人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弟人生发展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上行的阻力越来越大,而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既得利益集团变得越来越坚固,掌握社会各类资源的精英阶层实现了“内循环”和“近亲繁殖”。社会上许多出身贫困家庭的子弟越来越感觉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需要“拼爹”;社会有识之士在惊呼:寒门再难出贵子。

社会板结化,首先体现在不同阶层家庭的子弟所享有的教育机会不均等。这些年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呈现两大看似矛盾但有着内生性关联的现象。其一是正向的:全国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少年文盲,普通人家庭包括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的机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就;同时,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大幅提高,各阶层包括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二则是负向的:从学前教育开始,小学、中学和大学,在东部与西部、城市和农村、重点校和普通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呈现不均衡趋势。从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起跑线”上,不同阶层的子女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是越来越均等而是相反,高等学校特别是进入“211”“985”的名校,来自农村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例,较恢复高考后十来年呈下降趋势,社会不同阶层的鸿沟已经开始在高校学生中出现。因此。“教育平权”成为这些年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社会板结化另一重要的表现是在就业上。即使是农民、工人家庭的子女通过千辛万苦进入高校并成绩优异,他们在就业上却处于十分弱势的境地。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大学毕业生就业,农家子弟最困难》。该报道援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二〇一四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调查数据。发布者的调查表明: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有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百分之四十七点八)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百分之三十一点一)。调查数据还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其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五点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就月薪而言,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两千八百五十一元)每月要比城市家庭出身毕业生(三千五百零五元)少挣六百五十四元。

不想错过《历史的倒影》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