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历史的倒影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禁《水浒》的那些往事

施耐庵和金圣叹的“政治觉悟”

“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这是清代顺治年间苏州大才子金圣叹被处死前留下的含着血泪幽默。后世人读到这则故事,不由得一声长叹:读书人,真命苦。

金圣叹罹祸被杀,直接原因是作为生员的他,充当了民间意见领袖的角色,在顺治驾崩后的国丧期内,组织地方士民去孔庙哭灵,抗议地方官对苏州百姓的盘剥。用血腥手段平定江南的清朝统治者对这种有胆有识有强大动员能力的汉族读书人,决不会手软。杀金圣叹乃是恐吓天下士子,自此,江南士气黯然收敛。

金圣叹走到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性格使然。他对《水浒传》的精彩批点充分显示了他的性格与胆识。他认为一百单八将“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肯定了梁山水泊好汉的反抗。

《水浒传》全名为《忠义水浒传》,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北方一场规模并不大的底层民众起义。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各地底层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反抗蒙元统治,梁山水泊众多好汉的故事迎合了这样的社会背景,所以在民众中间广为流传,并不断地被加工,人物与故事越来越丰盈。施耐庵对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进行整理和再加工,创作了一部完整的《忠义水浒传》。作为一位士大夫,施耐庵对梁山人造反故事的处理是非常讲究政治的。“水浒传”前冠以“忠义”二字,宋江等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主张,宋江造反的目的是为了招安,招安后受朝廷派遣征辽征方腊……这些都是施耐庵“政治正确”的体现,如此,这部书才可能印行。

不想错过《历史的倒影》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