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历史学的境界 > 第7章完结

第7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高=高华

孙、蒋学习苏联建党军

私:孙文和蒋介石先后在学习苏联、建党建军原则和党军党国问题上,都认为苏联是个学习的好榜样,你觉得其中有什么必然性吗?

高:向苏联学习,“以俄为师”,这个思路是孙文定的。孙对苏联革命的总结是,苏联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建立了党军,这是一支由党和党的领袖来完全控制的军队。我们中国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这方面毫无建树。孙文自己没有去过苏联,他的这个思想是根据二手材料和当时西方的报道提出的。更重要的是,1923年他派蒋介石去苏联考察了三个月左右。这段历史在美国学者陶涵(Jay Taylor)刚出版的《大元帅: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奋斗》中有所描述。蒋亲自去看了,对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有了自己的认识。他基本认同孙的看法,就是以党治国、以党治军,这主要是从中国需要的角度出发。加上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后,苏联给了国民党很大帮助。所以在学习苏联问题上,孙提出了思想,而蒋接受并传承了它。蒋介石以后虽然反共,但“以党治国”的路数并没有改变。

私:如果孙文只是为了建立一支亲信部队,他也可以学习美国。为什么他和蒋介石都倾向于学习苏联?是不是苏联的意识形态更能对应其在中国的追求?

高:孙、蒋都曾多次提到,想要拥有一支有主义、有思想的军队,因为他们认识到,这种军队是布尔什维克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当时中国军队大都是无主义、无思想的私家军。至于他们为何没有提出要建立美国式的国防军,我印象中孙没有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也许他觉得中国和美国的差异太大,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实际上是一个稳定和成型的社会,军队在社会中没有特别显著的作用。而十月革命则完全是靠军队,把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从莫斯科一直延伸到全国。一支有主义、有党领导、有工农群众参加的军队,从革命实用主义角度,给孙和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人过去都是“吃粮当兵”的想法,相比之下,俄国人能鼓动劳动大众为了主义和思想自愿去流血去打仗,这太了不起了,这也是为什么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以后就有了“党军”这个概念。

私:孙、蒋学苏联的倾向是否也与苏联愿意提供大量卢布和军援,而欧美却不愿扶助有关呢?

高:欧美对“孙大炮”不看好,他们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苏联则是出于自己“东方战线”的战略考虑,选上了孙中山。第三国际建立后,它觉得俄国革命需要其他国家支持。而在20年代初,从芬兰、巴伐利亚到匈牙利,俄国支持的欧洲革命都失败了,进攻波兰也失败了。此后列宁把目光转向中国。他先要联络吴佩孚,因为后者有保护劳工的表现,后来发现这个人似乎不行,又转向联络在广东一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陈炯明。最后,远东共和国(俄国西伯利亚赤塔建立的一个被苏俄控制的缓冲国)一个外交使团成员达林以记者身份去了广州,发现国民党在工人中影响很大,而共产党当时还很弱。事实上,国民党早于中共搞工人运动,马超俊几个人是最早在广州搞工会的。此后鲍罗廷被派往中国,担任孙的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此人不仅革命意志坚定,而且有一种改变别人思想的能力,他的英语非常流利,可以和孙文流畅交谈,并迅速地影响了孙。随着孙中山向左转,苏联的军援等也都来了。所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很多事都是在苏联帮助下完成的,黄埔军校也是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