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给陈济棠电云:“倭寇乘欧美列强忙于对付德国,自救经济之恐慌,苏俄复忍辱逼战,专心完成起第二个五年计划,不能亦不敢干涉远东问题之时机。”[16]
但是随着苏日为出售中东路加紧联系,蒋对苏的态度有重要变化,在其日记中,把倭俄一提并论,常思量对“倭俄策略”。
1943年,苏侵新疆阿拉山口,蒋抗议,后苏收敛在新疆的扩张,压蒋在外蒙问题上让步。
战后蒋对苏犯的一大错误,是为了表明对美友谊而拒绝访苏,而失去了与斯大林博弈的机会。
对英美:联英美以制日,但也防英染指中国权益,蒋有时在内部还大骂英帝国主义。蒋在1951年骂英,他说:中国人所恶者乃英人在亚洲殖民,以不平等待黄人耳。[17]他还说,英对中华民国国民革命的力量特别仇视。[18]同时担心美牺牲中国,私下对美有尖锐的批评,批美辱华,侵华权益。1951年7月26日日记中记:美国以美援要挟,要蒋的军、经做不合理的紧缩,“悲愤忧伤,竟至夜梦泣醒,此种污辱刺激实为近年来未有之现象”。[19]蒋并大骂美驻台顾问团欲谋台之军、财统治权,是新殖民主义,有“控制黄种之狂妄野心”。[20]
总结起来:在远东和亚洲,蒋完全不起主导作用或主要作用,对几个大国,无能为力,受制于列强,只能因势利导,尽量保卫中国的权宜。
对内部,蒋用“新传统”整合中国,所谓“新传统”,就是大量吸取传统价值和元素,对三民主义进行新解释,服务于现实的政治目标。
一、以国民党为中心,走军政、训政、宪政之建国三阶段道路,其实质是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蒋政权类似于凯末尔式的民族主义政权,但蒋在文化方面非常传统,较凯末尔保守。蒋是软弱的独裁者,所以社会仍保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二、蒋也建立了新的行政、军事和经济管理机构,有其成功方面(在大陆时代,初步网罗技术官僚,在抗战中动员民众,举国一致),更有其失败之处(任用亲信和亲戚,忽视社会基层改革,没能建成有效率的廉洁政府等)。
蒋的悖论:
对军阀,国民党是新的,故胜之。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