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对外蒙和西藏,蒋有所坚持,但也有判断上的严重失误。1934年5月6日,蒋在日记中曰:“对满蒙藏于此十年内为其自治试验之期,如于此期间,果能自强自治,不为外族所侵占压迫,则准其完全自治。但其土地仍属中华民国,而其人民意志则完全自由也。此略果能行乎?”[24]
自治的前提:不为外族侵占压迫。此应指外国帝国主义。
蒋还致电何键:“请再代购左文襄全集,须大字木刻装有木箱者”,乃是“为研究边疆问题之资”。[25]
在1945年8月20日的日记上,蒋介石是这么写的:“关于外蒙独立与西藏自治二事,乃为我党革命与我国盛衰最大问题之一,按照民族自决与民族主义原则,以及国际之现状及利害种种而论,则当断然允许外蒙之独立、扶植西藏之自治。此一政策之转变与决定,乃为存亡盛衰之枢机,余应独负其责,功罪毁誉自当置之度外,在所不计也。”换言之,蒋是基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自决与民族主义)、国际现状与利害(与美英同盟关系以及需要苏俄出兵)等原因,做出“允许外蒙独立与扶植西藏自治”之决定。
在蒋的观念中,西藏自治就等于西藏独立,因此,8月18日他告诉国府参政议员“对西藏亦要扶持其独立”,使与会者“莫不现出惊骇之色”。那么蒋是否真的支持西藏独立呢?当天的日记蒋有清楚的说明,蒋写道:“彼等实不知政治与革命为何物,余信西藏对余此一宣言之发表,今后不仅不受英人之教唆,而且不愿再要求其独立矣。此种心理之妙运,非智者不能明断其蕴奥也。”但他还是对大感惊骇的参政议员“直道解慰,告其余对此一大问题之决断与处置,于心甚安也”。
蒋介石还能够心安,乃因当时西藏实际上是受英国控制,国民政府纵使反对其独立,亦无能改变现状,且将反招西藏之反抗。相反地,倘赞成西藏独立(自治),则或许西藏“今后不仅不受英人之教唆,而且不愿再要求其独立矣”。这是蒋的欲擒故纵之计,在当时的环境下或许是不得已的办法,也是蒋的想当然。
小结:
蒋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或受挫折的民族主义者,不仅是他个人的受挫,也是那个年代中国在列强压力下的受挫。蒋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尽了最大的努力,取得重大成就。
一、1929年,改订新约;1943年,列强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1945年,领导抗战胜利,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二、1943年,新疆回归中央。蒋对盛有安排,为农林部长,派张治中宣慰新疆。
三、收回台湾,在重庆笼络“半山”,为台湾回归准备人材,如谢东闵、连震东、黄国书、黄朝琴、吴三连等。
四、运用传统价值于民族复兴的动员,对知识分子较为尊重和礼遇,如对胡适、冯友兰、马一浮、贺麟、竺可桢等。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