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2004年3月6日于台北
* * *
* 原名《“大选”下的台北生活》,发表于《南方周末》2004年3月19日,笔名“侃之”。
选战中绿蓝两营的动员形式*
来到台北后,听到不少人都说,绿营会选举。根据我来台做客座教授的所见所闻,发现“绿营会选举”并非虚言,而彼等最擅长的就是运用“民粹动员形式”。
民进党的“民粹主义”一是体现在它的选举诉求,二是它的选举动员形式,其基本方面就是面对社会各阶层,尤其面对底层民众,以所谓“中国打压”做由头,强调、膨胀“台湾主体性”的叙述,载之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聚积社会支持,争取选票。
陈水扁、吕秀莲都是精通群众政治学和群众心理学的“大师”,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争取连任成功,可是民进党执政四年,台湾经济滑坡,政绩乏善可陈,陈水扁只能避实就虚,以某种高调的“宏大”叙述吸引选民,这个叙述就是“台湾主体性”,“台湾要发声”。这次陈水扁竭力要把“公投”和大选捆绑在一起,这既和民进党的“台独”理念相连,也是他们的选举策略。绿营所期望的,一是刺激大陆,再巧用大陆的回弹力,制造台湾和陈水扁被打压的弱势悲情效应,来拉动选票,坐等选票大丰收;二是将自己打扮成“台湾之子”,以“爱台湾”、“超族群”的高姿态,引导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淡化“民生”感受,往“理想”层面走,往“未来远景”走,往“形而上”走,以保住现实中的“总统”宝座和民进党的执政地位。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