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家拢是台湾仔,互相疼痛惜命命,
咱的代治家已管,勿免别人来操烦,
相信咱台湾,相信咱台湾,改革无底限。
海涌若夯头,海水缀咧走,
春风叫醒咱心肝,满地翠青好作伴,
意志坚定亲像山,打开未来向前看,
台湾咱的名,台湾咱的名,为伊来打拼。
这是一首类似民谣的歌曲,它乡情浓郁、朴实诚挚,可它就是今年绿营“总统大选”竞选主题曲!在当下的台湾,在社会意识的领域,“台湾主体意识”更多就是以这种草根性的形式出现的,它裹挟着台湾人民爱乡土的朴素情感,却少了从历史深处而来的磅礴的大气、恢宏的气度和开放的心态,而透着强烈的封闭和排他色彩。台商有近百万人在大陆,大陆就紧靠着台湾,但我在这里却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大陆好像是在遥远的非洲!
2004年4月7日晚于台北
* * *
* 发表于《凤凰周刊》2004年12期,笔名“侃之”。
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
前几年,我应邀在台北的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待了一个学期,还去了台湾的中部、东部、南部的七所大学交流、讲课。我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在台湾社会,虽然“台独”思潮严重泛滥,还有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依然保存着较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特别是台湾的普通民众,保有很多传统的美德:纯朴、善良、厚道、礼貌,不以恶意看人,乐于助人,而且尊重传统、尊重祖先,那种奸诈、刁滑、坑蒙拐骗的人,很少看到。
一位台湾教授对我说,你想知道什么是明清时代的农民,就看一看台湾南部的农民,那儿还保存着“古中国”的氛围。这位教授的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从我的接触看,情况大体如此。我看到的是,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消费社会里,“传统”和“现代”有机交融,这里说的“传统”不仅指习俗,也指人的态度和精神状态。比如在台湾教授家里和乡下普通农民家里,电视机、冷气机和祖宗牌位十分协调地相处在一起。再比如,城乡很多人隔三差五就去庙里上香拜菩萨,老人去,中青年也去。不能说他们都愚昧迷信,因为台湾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老百姓大都识字,大学毕业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东亚地区据说是最高或次高的。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