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历史学的境界 > 第64章完结

第64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在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对学生也要负一份责任,该说还是说,听和不听,悉听尊便。我带的学生都知道的。

要开阔视野,也得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这次推荐学生看的书是唐德刚的书,《新中国三十年》。

另外推荐读几篇文章:

金观涛:《二十年的追求:我和哲学》。

萧功秦:《他坐在那高高的山顶上》、《为什么我们缺少独立特行的人生态度》、《晋豫之行手记》。

袁伟时:《察古观今,乐在其中》。

余英时:《我为什么写陈寅恪》。

关于“史识”,我多讲一点:刘知几云,史家需兼“史才”(要有治史的才学)、“史学”(要有学识和功底)、“史识”(洞察历史的眼光),三者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史识”。前两项是可以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的,后一项则是要有思想境界和人生阅历才可接近的。我们中老年学人为什么读余英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有很大的触动,而读其他一些论知识分子的文章没感觉呢?就是他的洞察力触动了我们,把我们有感而没表达或不会表达的思想很好地表达出来。李泽厚在80年代谈“启蒙和救亡”也有这种效果。

我们现在有些学者多具工匠性,文字也不错,然而,读后没感觉,说到底,就是没有洞察力,也就是“史识”。

唐德刚的前两项较弱,但后者是强项,这就是他的著作虽然有不少时间、地点等错误,但仍被欢迎的最重要的原因。

学历史的要有历史的眼光,而不是那种庸俗的急功近利者,或者等而下之,以此混进身之阶者。

我们看看,有多少当年红极一时的论著,最后被时间所淘汰?汤志钧的能留下,夏东元的能留下,范文澜的能留下,陈恭禄的能留下,可那一大堆各种新编近代史,哪一个能经住时间的洗刷?当然,现代人管不了那么多,在世时好吃好喝,有权有势就行,于是生活也很公平,人们很快就忘记了他,更忘记了他当年的论著。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