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近代的主题是建立民族独立国家,背景乃东西洋对中国全面的侵略,如果没有他们打进来,则中国处在改朝换代的循环中,东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中国变化。
毛泽东和蒋介石对历史的解释都有有效性和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崩溃(特别是1905年废除科举后),毛对此不太在意,新儒家注意到了,可以参看唐君毅的文章。
中国旧制度自我更新慢了,研究20世纪中国第一个十年很有意思。那是大幅改革时期,中国在发生巨变,全方位的改革。清政府想改革,但又为何失败了?革命往往产生于改革时,改革是危险的,不改是安全的。
邹谠的新叙述之“新”在于突出了外部因素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影响问题。国共都淡化了这个问题。对国民革命和工农革命以及后来的人民革命,外部因素起的作用太大了。
苏联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为20世纪中国的政治集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治国新模式,国共都吸取了。中共吸取列宁主义上、下端,上端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下端是党治、党军。国民党只要阶级调和,孙中山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病态的反映。日本没有提供整体性东西,而苏联提供了很多。
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是持续的,从20年代到70年代。大陆叙述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1)苏联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的帮助。(2)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共的帮助。但是30年代中期前,苏联对中共的支持一般不提,因为当时在党内是留苏派掌权。(3)40年代后期对中共的帮助。(4)建国后对中国的帮助。
60年代对苏叙述开始大变(1960—1970),对于苏联的帮助一般只提列宁,斯大林对中国的帮助一笔代过。叙述有矛盾之处,一方面指责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焚尸扬灰”,另一方面又批评斯大林对中国的霸权主义。
1956年苏共二十大对中国国内政局的发展有持续性影响,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对毛泽东晚年的政策和人事安排有重大的影响,1957年把批评斯大林大国主义的知识分子打成反苏、反共分子。毛泽东自己可以批评斯大林,但不允许群众对斯大林有任何批评。陆定一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他跟在毛泽东后面批评斯大林,结果在“文革”中被打成反斯大林分子。1960—1970年的叙述突出了斯大林的大国主义和斯大林对王明的支持。斯大林和中共的交往及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交往别人是不能插手的,毛与斯讨价还价,表面看起来毛更高明,但中国还是吃了斯大林许多闷亏。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