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历史学的境界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许倬云的结论:(1)制度由人来建,制度中有人。(2)组织也会老化、涣散。组织内部会因各种变量转变而产生张力,要借力转力,开创新局面。笨人狂妄、自私,误用张力走向失败。

对唐德刚其书的看法

唐德刚的研究方法基本是传统的,也就是不太运用西洋框架,而是根据若干史料,以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是非观、价值观(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已融入一些西洋自由民主的元素),结合他个人的感悟,发表看法。由于唐德刚生于战乱的20世纪中国,又长期居住美国,在美期间曾为顾维钧、李宗仁、张学良等民国要人撰写回忆录,和胡适也有较多的接触,故对历史帏幕后的政治、社会等各种复杂因素有具体的体察,加之他和台湾知识界、政界的一些人物有密切的联系,二十多年来又经常游走于海峡两岸,故而对历史的看法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同时渗透他个人强烈的主观感受。`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

一般而言,他在史实陈述方面着墨不是很多,重点在议论,而这就是他作品的精彩之处。他的文笔非常流畅,但也有一些戏谑之气。唐德刚不能算是学院派,一是他的作品严谨性欠缺,二是他没进入美国主流汉学界,只是在一般大学教书。尽管如此,我以为他仍可称为杰出的史学家,虽然唐的考据功夫不强,有些作品在具体时间、地点、数字上有错误。

余英时、许倬云、杜维明、张灏、林毓生等肯定是学院派,唐不是,但他在大陆和港台的读者一定比前几位多。唐自有其地位,学院派中有些食洋不化的年轻后生难望其项背,这就是他具有史学家最重要的特点:史识,即洞察历史的眼光。唐德刚的强项不在史料。例如:他总结毛的三十年,能一字点破天机,就用一个词就概括之:专政。这起码是1949—1979年社会治理的最重要的特征。为什么他没用“追求理想的三十年”?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在他看来,那不是这三十年最重要的特征。而“专政”是一个客观词,任你怎么想都可以,留了一个空间给读者。另有一点我也很欣赏,唐是“民众本位论”者,这点也不是很多史学研究者能做到的,许多史学研究者是“国家、民族、领袖三位一体论者”。唐的作品不少,我以为唐的代表作有三本:《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以及他谈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著作。

谈魏斐德的作品(2006年11月20日)

魏有《历史与意志》、《洪业》、《中国特工》、《上海警察》等著作。魏斐德是“上海学”最早的推手和代表性学者。地方史研究是现在的热点,上海影响太大,对上海历史的研究成为国际汉学界的趋向。我刚从德国回来,发现德国《德意志报》每天都有上海的新闻。通过研究地方而回答大问题,不能拘泥于一个地方,不能“一村一理论”,没有那么多理论。魏斐德不提上海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他书中没有“上海理论”。史家可运用一些当时的文学性作品作为研究资料,比如对上海的研究,就可以看《良友画报》、30年代左翼文化作品(左翼的呐喊)。30年代上海乃全国出版中心,各种出版物很多。

魏斐德《上海警察》是名著,看这本书要注意控制、权力、人性、国家、社会的意识等,学历史到最后要融会贯通。中国现在的警察制度是向日本学习的,民国警察部门级别不高,这值得思考。国民党对社会控制不强,但1949—1980年台湾控制就严了。

我去维也纳开会,发现维也纳街上没有警察,有人认为像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城市犯罪率很低。第二大城市萨尔茨堡也没有警察。魏斐德说1927—1937年上海警察是有组织的犯罪,香港警察70年代之前一直如此,这在第三世界是普遍的情况,可能是必经之路。现在警察除了维持治安的功能,还有服务大众的功能。台湾的警察社会管理能力较强,也是兼顾社会治理和服务公众的功能。我去派出所办暂住登记,一警官马上上来请座,还送上一杯水,墙上的标语写着“做人民的褓姆”。大陆的警察也在转型,现在已增加了服务功能。

不想错过《历史学的境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