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32章完结

第32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就这样,铁骨铮铮的陈敬宗让王振碰了一鼻子灰,始终未登王府的门。自然,他也为自己的强硬付出了代价,当了十九年四品祭酒未获升迁。不过正因为这样,士大夫们益发钦佩他的高风亮节。

读圣贤之书讲究的是一身正气,不阿权贵。许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骨气,另一位国子监祭酒的遭遇却迥然不同。

国子监俗称太学,是当时国家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比南京的规模更大,六馆共太学生三千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各州、府学选送的成绩优良的贡生,后来也有一批公侯勋戚的子弟入学。朝廷每年从太学生中选取品行学识优越者若干人到各部、司试职,也从其中选拔一些人担任外省州、县官副职。而且太学生准许参加每年的顺天府乡试和三年一届的会试,成绩优异的也有参加殿试,举进士入翰林院的机会。

国子监的祭酒历来是由当时最出名的博学大儒担任。洪武朝最有名的祭酒是大学士宋讷,在他的主持下,国子监进入鼎盛期。太祖开科取士四百余人,三分之二出自国子监。后来有名的祭酒有永乐朝的胡俨。他原是内阁成员,由于精于学识,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均任总裁官,故从内阁退出,改任国子监祭酒达二十余年。

李时勉是永乐二年进士,参与修纂《太祖实录》,书成后升翰林侍读,李时勉因直谏仁宗皇帝“谅阴中不应近妃嫔”,直指其好色,差点被杀。宣宗爱惜其才,命他掌理翰林院,后改任国子监祭酒。

正统初年,北京国子监仍沿用元朝遗留的旧监舍,数千名监生挤在破败不堪的监舍里,条件极为恶劣,李时勉数次请求改建国子监。吏部主事李贤上书称:“国家建都北京以来,所废弛者,莫甚于太学,所创新者,莫甚于佛寺。”这句话刺激了英宗皇帝,遂决定改建国子监。

改建之前,英宗派王振去国子监视察监舍的情况。按说国子监的管理者应该殷勤接待,曲意奉承,可是从祭酒李时勉到司业赵琬、掌馔金鉴,都是只知道教书育人,不懂得逢迎拍马的迂夫子。他们可能对王太监的为人还有些鄙视,言语应答间有不够尊重之处,因而遭到王振的记恨。

王振报复心极重,想要给李时勉一点颜色看。可是四处搜集,国子监孑然物外,与世无争,几乎找不到可以弹劾的由头。恰巧那几天李时勉命人将彝伦堂前大树的枝丫伐掉,以免荫翳过重,妨碍诸生读书。王振便拿此事发难,说李时勉擅伐官树入私家用,传皇上旨意,命将李时勉、赵琬、金鉴枷号于国子监前示众。

枷号示众与廷杖都是明朝独创惩戒臣下的特殊办法,它不需经过法司审讯,亦不按《大明律》的罪条处置。枷具分二十五斤大枷和十五斤小枷两种。因为李时勉等均已年老,用的是小枷。

锦衣卫的官校来国子监拿人时,李时勉正在课堂中批阅课卷。他朗声宣布诸生的成绩高下,让助手一一公布之后,方才从容步出课堂,让锦衣卫戴上枷具。

不想错过《大明天子朱祁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