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传是文皇渡江日,万斛载宝来长安。
祖宗英谟久不灭,辉煌重器遗宫阙。
千秋万代付神孙,张皇庙算恢光烈。
……
这首诗表明,英宗祁镇要接过祖宗的神戈重器,统率六师,驰骋沙场,恢复和继承往昔祖先的光荣历史。他的祖父仁宗皇帝虽然在位不久,但在当世子时也有坚守北京城十昼夜,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拒之城下的伟业。至于父皇宣宗皇帝,十二岁即随皇祖远征漠北。即位之初御驾亲征乐安,将气焰嚣张的汉王叛逆缚之阙下。后又三度巡边,亲手射杀三名贼将,扬威边徼。
想起祖先的这些事迹,英宗祁镇颇觉汗颜,愧疚之心油然而生。因而更加激励了他此次御驾亲征的强烈愿望。他暗下决心,此次出征,一定要在众位英武的祖先庇荫下,不畏强敌,力战而取得胜利。最好能取也先的头颅回朝祭告祖宗,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也让他们为有这样的后代而骄傲。
可是,当英宗诏令群臣计议御驾亲征瓦剌的事宜时,却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大臣们都对皇上如此草率的决定大惑不解。首先是负责军事征战的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他们的话说得很重:“此兵内犯,一边将足以制之。陛下为社稷主,奈何不自重?”
英宗一心信任王先生,不听他们的劝谏。于是以号称天官的吏部尚书王直为首,数十位大臣联名呈上谏章,奏称:圣朝备边最为严谨,谋臣猛将,坚甲利兵,随处充满,且耕且守,是以久安。今丑虏无知,忽肆猖獗,违天悖理,自取败亡。陛下慎固封守,益以良将,增以劲兵,坚壁清野,按兵蓄锐以待之。彼前不得战,退无所掠,人困马乏,神怒众怨。陛下得天之助,将士用命,可图必胜,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况秋暑尚盛,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涩,人畜之用实有未充。又车驾既出,四方若有急务奏报,岂能即达,其他利害难保必无。且兵凶器,战危事,古之圣人敬慎而不敢忽。今以天子至尊,而躬履险地,臣等至愚,以为不可。伏惟陛下实宗庙社稷之主,万邦黎庶之所归依,诚不可不自重也。愿留意三思,俯察舆情,罢御驾亲征之举。
大臣们深知在当前形势下御驾轻出的危险,委婉地劝阻英宗,申述利害,讲得合情合理。可是英宗皇帝受司礼太监王振怂恿,一心做着建功边疆的美梦,对群臣的劝谏完全听不进去。他抚慰群臣道:“卿等所言皆忠君爱国之意,但虏贼逆天悖恩,屡犯边境,掠杀军民,边将屡请兵求援,朕不得不亲率大军以剿之。卿等毋得再奏。”
一句话封住了众臣的口。
七月十五日,英宗颁布亲征瓦剌的诏令。他委任御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由吏部尚书王直、驸马都尉焦敬等文武官员辅佐。护驾从征的武将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泰宁侯陈瀛、恭顺侯吴克忠、驸马都尉石璟、广宁伯刘安、襄城伯李珍、修武伯沈荣、建平伯高远、永顺伯薛绶、忠勇伯蒋信、左都督梁成、右都督李忠、都督同知王敬、都督佥事陈友安等。
不想错过《大明天子朱祁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