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广州危急,朝廷要派遣一位能干的人去担任巡抚,当时广东左参议杨信民被于谦举荐去守卫白羊口,防备瓦剌也先。岭南人民纷纷上书要求将杨信民派回来,靠他的威望平定贼患。于是朝廷派他回广东任巡抚,广州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奔走相告敬贺道:“杨公来了!”
当时广州被围困已久,官军将士总是战败。守城官员禁止百姓出入,因而柴薪断绝,百姓生活艰难。对于前来避贼的乡民,守城官兵又不许他们进城,因而许多人被海贼杀害。于是城外的百姓不得不归附黄萧养,使他的势力愈加扩张。
杨信民由北京回到广州,得知这些情况,他愤愤地说:“这不是逼迫百姓去依附贼人吗?”于是他开启城门,严加盘查,对于避难的乡民统统放入,并向他们发放仓粮。有些人需要出入城门,他就给他们发放盖有官印的路条。连贼人见路条都说:“这是杨公给的。”不敢伤害持有路条的人。
杨信民坐镇广州,威望日盛一日。黄萧养虽然贼众势大,却不敢大举攻城。杨信民采取剿抚并举的策略,一面加强守御,一面多方招抚。前来投降的贼人天天都有。
杨信民派遣使者带着公文进入贼营,用恩义和诚信谕示贼人。黄萧养不敢公开抗拒,说:“得杨公一言,死不悔恨。”
黄萧养请使者转达,要求约期拜见杨公。到了那天,杨信民轻车简从,单骑赴约。隔着一条壕沟与黄萧养对话。贼众看见杨信民来了,竟不顾黄萧养的约束,四面下跪罗拜,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有贼人捧上一尾数十斤重的大鱼献给杨公,杨信民也坦然接受。
由于杨信民的诚恳劝谕,黄萧养动了心准备投降。但听说朝廷增派了都督同知来征剿他,桀骜不驯的黄萧养又变了卦。
当天夜里,天空有大星陨落城外。七天之后,杨信民竟发急病暴卒。城内军民痛失杨公,紧集在一起痛哭流涕。广州城内到处挂着白幡,市民们自动为他戴孝服丧。连城外的贼人听说杨信民去世也哭泣不已,说:“杨公不在,我们就没有归路了!”
不久,都督同知董兴征调江西、两广兵马征剿海贼黄萧养。董兴打仗很勇敢,屡立战功,但出身行伍的他不能约束部队,军纪较差。幸好他身边有一个叫马轼的天文生提醒劝诫。行军途中夜半闻鸡鸣,颇为迷信的董兴忙问这是什么征兆?马轼说:“公鸡天不亮就打鸣,可能是因为赏罚不明,愿都督整饬军纪。”
舟师经过清还峡,董兴在船头欣赏沿岸风景,突然有一条白鱼跃出水面,落入舟中,马轼大喜道:“昔日武王伐纣时也曾有过鱼跃入舟之事,这是我军大胜,逆贼授首的吉兆。”
不久,董兴率军到达广州。这时黄萧养气势还很盛,拥有一千多艘战船列阵于河南岸。而各地调征的兵丁尚未到齐,将领们请求停止进兵。马轼表示反对,他说:“广州的百姓引颈盼望我们很久了,若停止不前会让百姓失望,反而长贼人志气。都督帐下有广西来的‘狼兵’,不如派‘狼兵’偷袭敌营,便能成功。”
不想错过《大明天子朱祁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