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魏国实现了对赵国的战略包围,但现实并没有魏斯预想的那么美好。魏与中山之间隔着赵,补给、联络都要经过赵氏的地盘,赵氏心情好可以让你通过,一不高兴就搞“流量控制”,中山的驻军挨冻受饿,魏斯只能干瞪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魏斯只能派儿子魏击镇守中山,让这块“飞地”成为高度自治的“特区”,对赵氏形成“月牙形”包围的战略构想始终没能实现。相反,由于中山远离魏氏本土,又直接面临赵氏的军事威胁,必须派重兵把守,这样就削弱了本土的防守能力,给赵氏以可乘之机。
早在魏斯向赵籍借道伐中山的时候,赵籍不想借,谋臣赵利就已经向赵籍分析了可能出现的结局。赵利预言:如果魏氏失败,那么赵氏就能乘虚讨伐魏氏;如果魏氏胜利,也不可能跳过赵氏的地盘去治理中山。无论魏氏胜与败,结果都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也就是魏氏帮赵氏把中山王赶走。别人主动免费给你打工,何乐而不为?
从公元前453年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韩、赵、魏在实际上已经与其他诸侯无异。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一纸诏令,任命魏斯、赵籍、韩虔三家为诸侯,史称“三晋”,从而形成了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并立的局面。至此,“三家分晋”的闹剧谢幕,智伯这只蝴蝶,终于扇出了令天下形势为之一变的大风暴!
2 营业执照很重要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战国时代从什么时候算起?尽管从春秋到战国是渐进的,但史学家们还是希望找到一个象征性的起点。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的终结,而周天子册封三家诸侯,可以看做是战国时代的真正开端。
既然“三家分晋”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周天子为什么时隔50年才给予“追认”呢?——因为他不想做,他是被三家派出的使者逼着册封的。
实际上,无论周威烈王下不下这道诏令,都无法改变韩、赵、魏三家篡分晋国、跻身诸侯序列的事实。从这个层面来说,这道迟到了整整50年的诏令,就像是一张写满名字和职位的废布。既然如此,韩、赵、魏为什么扭着这张废布不放,处心积虑地欲图之而后快呢?
政治往往就是这样令人玩味。正如《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虽然“珍珠如土金如铁”,却难当“富贵”之名,因为薛家没有爵位,说“富”是实情,论“贵”则是空谈。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正是韩、赵、魏三家共同的软肋。虽然他们的地盘、实力、权势与其他诸侯无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外交活动中,他们的服饰、座驾、礼仪都要受到严格的等级限制。比如说,魏主与鲁君会谈,鲁君按级别可以坐奥迪,魏主却只能坐比亚迪。在位次的安排上,必然是鲁君为首,魏主为次,因为按爵位来说,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