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从魏武侯与吴起不愉快的对话中,我们难免对魏国能否继续霸业隐约感到有些忧虑。就“武功”方面而言,得益于魏文侯的刻意培养,具有多年征战经验的魏武侯不在父亲之下。但是,魏文侯能指导西门豹如何治民,却没有更多地教导太子魏击如何治吏,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治国就是治吏!
由于魏文侯疏于在驾驭臣属、识人用人方面对儿子进行培养,魏武侯在“文治”方面显然要比父亲差一大截。
魏文侯苦心经营多年,才在魏国创造出“人才济济”的繁荣局面,交到崇尚武力的魏武侯手里,这些人才恐怕是凶多吉少。
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担忧。魏武侯任命田文为相,这个田文应该是旧贵族出身。
听说田文拜相,功勋卓著的吴起很不服气,便跑来跟田文比功劳。吴起对自己为魏国做出的杰出贡献概括了三点:——统治三军,士兵视死如归,“敌国不敢谋”。
——治理百官,亲善百姓,府库得以充实。
——守备河西,关了秦国的“禁闭”,韩、赵听从魏国号令。
实事求是地说,吴起的总结陈词绝非王婆卖瓜、夸大宣传。魏国能够走到今天,虽然主要是魏文侯用人得当,但与李悝、吴起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对此,田文难以质疑。田文有什么呢?除了出身贵族以外,对魏国的功绩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为了打发吴起,田文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田文的话,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魏武侯的想法——他想通过田文老牌贵族的身份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这让出身卑微的吴起“默然良久”、无言以对。这好比是一个风向标,魏国官场的气候在魏武侯当政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田文的话说明,魏文侯时期“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魏武侯又回到按血统分贵贱的“拼爹”老路上去了。
魏文侯用人只论功劳,军功贵族的崛起促进了魏国军事实力的增强。魏武侯用人却一味追求出身门第,导致一批善于政治斗争的投机分子粉墨登场,实干家受到排挤。魏武侯没有承继父亲“人才强国”的国策,而是挂着倒挡,加速倒车。
魏武侯的吏治除了“任人唯贵”以外,还应该加上一条“任人唯亲”。
田文死后,魏武侯又任命自己的女婿公叔痤为相。作为外戚,公叔痤要树立政治权威,首要的任务是清洗功勋卓著的元老。牛人李悝早在公元前395年就去世了,因此吴起必然首当其冲。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