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辨证论观点。
惠施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战国策》记载了惠施与好友田需的一段对话。当时,田需深受魏惠王的器重与宠爱。惠施就提醒他,要注意跟魏王身边的人搞好关系。
惠施给田需举了一个例子:杨树的生命力很顽强,横着栽能生存,倒着栽也能生存,折断了栽还是能生存。虽然怎么栽都能活,但杨树还是跟其他的植物一样,最大的弱点是不能有人去拔,一拔就要死翘翘。
惠施说的道理,跟混迹官场、职场是一样一样的。简而言之,十个人捧,经不起一个人踹,如果这个人位高权重的话。
惠施讲究“合同异”,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魏国的外交战略。
曾几何时,魏惠王纠集十几个国家会盟,带头朝觐周天子,尽情享受着诸侯“群主”的荣耀与辉煌。但是,这十几个国家,除了别有用心的秦国、疲惫不堪的赵国、怀揣酱油的燕国以外,剩下的无非就是鲁国、宋国、邹国、卫国这些剔大国的牙缝都嫌细的二流货色。“细牙签”组成的光环照耀下的魏国,哪里经得起齐、楚、秦的奋力一踹?
魏国沦落到今天这个局面,惠施认为根源在于魏国长期以“群主”自居,不善于协调与秦、齐、楚等大国的关系,导致四面树敌,逼着诸侯们群起而攻之。
要扭转这个局面,不能感情用事,逞匹夫之勇,那是“疏于度而远于计”、缺少深谋远虑的表现。惠施认为,魏国历经败绩,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损耗巨大,与其拿国家的前途命运去赌博,不如改变思维方式,“曲线报仇”。
惠施所谓的“曲线报仇”,本质就是要粉碎秦、齐、楚三国在“攻魏”这个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基于齐国、楚国联系比较紧密,秦国对魏国步步紧逼的现状,惠施谋划了“两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也就是主动与齐国、楚国修复关系,搭建共同对秦的平台,以此减缓秦国的进攻态势。
第二步:“变服折节而朝齐”,主动让出“群主”的位置,并以此为契机,挑动齐国、楚国互掐。
魏惠王采纳了惠施制定的完美攻略,这实际上也是第一次出现了“合纵抗秦”的政治雏形。无论是联齐、楚抗秦,还是离间齐、楚关系,最关键的一步都在于“徐州相王”。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