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魏惠王不甘心,准备来个“抛砖引玉”,对齐威王显摆道:“魏国虽小,但有一颗直径长达一寸的夜明珠,能够在漆黑的夜晚,照亮前后排列的十二辆马车!齐国这么大,怎么能没有宝呢?”
齐威王觉得有点搞笑,这哪是国君之间的“高端论道”,简直就是两个少妇聊天:这个先说我前天看上一件衣服,很显身材,那个回应说我昨天买了一瓶润肤霜,效果不错……
档次实在太低了,有必要给魏惠王上上课!
齐威王“勉为其难”地列举了自己的四个“宝”:——镇守南城的檀子,震慑楚国,令淮、泗十二诸侯纷至沓来,到齐国朝拜。
——镇守高唐的盼子,令赵国不敢过黄河找茬。
——镇守徐州的黔夫,令燕、赵面朝齐国,向天祈祷,千余户百姓赶来投奔。
——负责国内治安的种首,治下“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齐威王总结说:这四个人就是我的宝,如果比作夜明珠的话,他们的光芒可照到千里之外,哪里区区十二辆马车!
听完齐威王的话,魏惠王“石化”了。他幡然领悟到,其实夜明珠哪里算得上是宝,自己才是魏国最大的宝——活宝。
曾几何时,在李克与翟璜的对话中,魏国是多么的人才济济。仅仅过去50多年,就沦落到如此境地。此时,魏惠王多么希望自己手上能有一把锄头,在地上刨个坑躺下去。
丢人哪,丢人!
毫不夸张地说,人才流失是魏惠王当政期间的一大噩梦。公元前336年,魏惠王历经桂陵、襄陵、马陵之战,深感魏国国力衰颓,有了一些反省之意,照着魏文侯有样学样,玩起了“卑礼厚币以招贤者”的把戏。
在魏惠王“虔诚”的感召下,儒家在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孟轲,于公元前336年来到魏国。“四书”之一的《孟子》,在开篇《梁惠王》中详细记载了孟轲与魏惠王若干次对话的内容,这些对话从多个角度体现了魏惠王的人性弱点。
《孟子·梁惠王》先记录了孟子与魏惠王初次见面的情形。魏惠王问孟子:“您大老远地来到魏国,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回答:“言必称利,大可不必如此,仁义足矣!”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