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秦献公很清楚,如果强制推行“初租禾”,旧贵族完全有能力联合起来把自己推翻。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秦献公不得不对旧贵族作出让步。
秦献公的妥协,核心是实行“一国两制”。也就是说,“初租禾”在东部深入推广,但在旧贵族聚集的西部地区不做强制要求。配合这一政策,秦献公将都城都搬到了东部。这样一来,旧贵族的利益得到适当的保护,至少不至于狗急跳墙。
迁都也好,“一国两制”也罢,都是稳住旧贵族的权宜之计,说直白一点就是“和稀泥”。但是,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影响,往往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激化了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的根源,在于奴隶的选择。
一边是奴隶主,一边是地主,作为奴隶会选择投靠谁?这就好比让你选择当工人还是当公务员一样,如此低智商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来看看秦国上演的闹剧:奴隶一边倒地投靠地主,奴隶主的地没人种,就成了荒地。
→地主有了人,就到处开垦荒地,顺带把奴隶主的地盘一起垦,因为那的确是荒地。
→奴隶主找到地主,一要人,二要地。
→地主不给。
→奴隶主告官,奴隶主出身的官吏帮着奴隶主强取豪夺。
→地主无处伸冤,只有采取极端手段维权。
→大武斗。
这个闹剧一环扣一环,很难找到一个破解的切入点。秦献公苦思冥想、权衡再三,终于抛出了一个代价最小的办法:提升地主、自耕农的政治地位。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