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战国杀 > 第42章完结

第42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反观秦国,这几十年在秦献公、秦孝公的领导下,一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基本上不招灾、不惹祸,只是这些年在“禁闭”里憋不住了,时不时捅魏国两下而已,怎么突然就让六国感到了巨大威胁,非联合起来除之而后快不可?

第三,赵国挑头“合纵”更是匪夷所思。

从公元前386年开始,赵国一直在挨魏国的揍。好不容易通过平陆会盟勾搭上“齐大款”,腰杆子硬了20来年,却又被魏国通过“徐州相王”横插一杠,挖了墙脚。

赵国即便要挑头搞“合纵”,矛头也应该指向老冤家魏国才对,关秦国什么事?再说了,此时赵国的国力,对抗“小屁孩”中山国都略显吃力。面对魏、齐等中原强国,赵国平时躲都躲不过来,怎么还敢当“出头鸟”?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慌,没事找抽吗?

除了这些矛盾以外,《孟子》还记录了当时盛传的一句话:“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根据《史记》、《战国策》的记载,苏秦搞“合纵”,张仪搞“连横”,是棋逢对手的长期较量。既然如此,当时的人为什么没有把苏秦、张仪相提并论,而是凭空冒出一个公孙衍呢?

一直以来,这些疑问始终困扰着史学界。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名为《战国纵横家书》的帛书,才把苏秦搞“合纵”的时间弄清楚了。根据《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苏秦跟张仪的年龄相差好几十岁,根本不可能成为搞“合纵连横”的对手。另外,张仪死于公元前309年,苏秦则是25年后的公元前284年去世的,绝不是像《史记》记载的那样,张仪待苏秦死后才出山游说“连横”。公孙衍跟张仪“斗法”的时候,苏秦还不知道在哪儿待着呢!

总之,《战国策》、《史记》记载的有关苏秦的故事情节,要么子虚乌有,要么时间错乱。

既然史书不靠谱,我们就需要自己探寻真相。而解开真相的密码,就在这个“被隐身”的公孙衍身上。

“徐州相王”,标志着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彻底终结。从名义上来说,平分霸权的应该是魏国与齐国,跟秦国没有一毛钱关系。既然此后是秦、齐东西对峙的时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秦国一脚把魏国踹下台,自己坐上去了。

秦国怎么踹的呢?——这要问公孙衍!

公孙衍的老家是魏国的阴晋(今陕西省华阴附近,当时属秦、魏交界地区),曾经在魏国做过名为“犀首”的武职,因此被称为“犀首”。所以在史书中,很少看到公孙衍的名字,出现得最多的是“犀首”,实际上就是公孙衍。

或许是在魏国干得不爽,公孙衍就跳槽跑秦国来了。在此之前,秦惠王把卫鞅给抹了,但基本上是“对人不对事”:变法的“领袖”被杀,变法的政策则继续执行。

娘死了,奶没断,秦国还在一天天长大!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