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民众基本上还能接受,毕竟天下老板一般黑,只要工资不下降,给谁打工不一样?
部分官吏意见很大:换老板就换老板吧,怎么还把我整下岗了?
燕国上下,要说最郁闷的,那肯定非燕王哙的太子平莫属。——不解释,你懂的!
从子之坐上王位的那一天起,燕国的每一天都是山雨欲来、乌云密布。燕国人如同生活在漫漫黑夜,不知何时才能迎来东方地平线上的一缕曙光。
公元前315年,子之“篡国”的第三个年头,一道闪电划破了燕国的长空——太子平发动武装政变!
与太子平携手推翻子之“伪政权”的,是一个叫“市被”的将军。正在两人密谋之时,一直不动声色的齐国突然派来了一个人。
来人向太子平转达了齐闵王的口信:齐国坚决支持太子殿下的“正义行动”,愿意为殿下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与援助!除了齐王的老婆以外,太子殿下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齐国在背后撑腰,太子平自然是有恃无恐,加快了政变的步伐。由于时间仓促,太子平、市被基本上是带着一群乌合之众杀向王宫的。子之带着正规军杀出来,将太子平的“叛军”打得落荒而逃。将军市被见势不妙,决定火线“投诚”,转过来追杀太子平。
太子平也不是吃干饭的,打不过子之是因为自恃有齐国的支持而轻敌,准备得太仓促。初战失利后,太子平重新召集力量反攻,先干掉了“叛徒”市被,接着继续跟子之死掐。
燕国打得天翻地覆,但承诺对太子平“有求必应”的齐闵王始终不动声色,他为什么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呢?
根据《史记》的记载,齐闵王不出兵,是因为拿不定主意。燕国再乱,毕竟也是自己人整自己人。如果齐国贸然出兵,那就是“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容易让其他诸侯国找到伐齐的口实。
齐闵王担心其他国家抄自己的后路,就征询孟子的意见。《史记》记载孟子的回答很干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打白不打。”按《资治通鉴》的说法,孟子的回答是:“能让燕国人高兴,你就打;让燕国人不高兴,你就别打。”——等于没说,齐闵王怎么知道燕国人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还是牵着“旺财”准备关门放狗?
实际上,齐闵王问战于孟子的情节,极有可能是史学家杜撰的,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此时的秦国正在忙着收拾三晋,中原诸国自身难保,楚国更是不敢掉以轻心,谁有闲工夫管齐国在干啥?
真实的情况是,早在齐闵王派人联络太子平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对燕国采取的谋略:搅浑水,摸大鱼。齐闵王现在不出兵,不是因为有所顾虑,而是认为燕国的水还不够浑。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