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让赵武灵王感到担忧的,首先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中原统称为北狄,比较大的是楼烦、林胡两支。
北狄基本上以游牧为生,飘忽不定,时不时地就要南下骚扰一番,抢掠粮食、金银,还有美女。这些人骑着马,即打即撤,又跑得贼快,想追也追不上,让赵国边境的军民很头大。
更让人头大的问题是,赵国北方边境很长,天知道他下一次从哪里进来,这让赵国一直疲于应付。特别是地处赵国北部边境的代郡,直接面对北狄的威胁,长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极大地消耗着赵国的国力。
北狄还在其次,赵武灵王最放心不下的是中山国。
对于中山国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前面已经提了很多次,这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国家。
首先,中山国彪悍而顽强。
在三家分晋后,中山国沦落为赵氏的附庸,但却是个“有空便钻”的主。趁着赵氏内部不稳,中山于公元前414年宣布“独立”,定都顾(今河北省定州),资格比公元前403年才得到周天子承认的韩、赵、魏还要老。
公元前410年,魏文侯为了制约赵氏,派乐羊攻打新“独立”的中山国。乐羊是有名的战将,但对付这么一个小国,整整打了三年才勉强打下来,足见中山国有多么彪悍和顽强。魏国所谓的胜利,也不过是把中山国君赶到太行山区而已,人家又躲在山里面建立“流亡政府”了。
公元前378年,趁着三晋混战之机,中山国君得到齐国的支持,下山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附近)。中山国出其不意地复国,魏国傻眼了:这群山野刁民从哪儿冒出来的?
比魏国更郁闷的是赵国,因为中山国君选择复国的地理位置相当要命。整个中山国除了东北角与燕国接壤以外,基本上成了赵国的“国中之国”。中山国虽然地盘不大,但地理位置上对赵国具有极大的牵制作用。
中山国南面是赵国的都城邯郸,北面是赵国的军事重镇代郡,西面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上党郡,这样的地理位置,无异于在赵国的胸口上插了一把尖刀!
其次,中山国有为而富庶。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