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似乎是一个魔咒,始终萦绕在秦国的上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显灵。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准备挥师东向,乘胜拿下邯郸,一举消灭武功尽废的赵国。但是,秦国的魔咒再次显灵了。
此时的秦国,后院平稳、君王康健、治安良好,并没有什么出事的迹象。那么,到底是哪一条链子断了呢?——范雎!
范雎反对“痛打落水狗”!原因有两个:
第一,功劳都让白起占了,老子以后在秦国还怎么混?
司马迁对范雎的评论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范雎的心胸狭隘,我们从他向须贾、魏齐复仇的过程上已经略见一斑。
范雎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但这并非主要原因。
第二,秦国用力太猛,需要休整。
一直以来,我们都受到史书过分夸大个人作用的误导,往往只关注到范雎主观上的偶然因素,而忽视了秦国客观上的必然因素。
秦昭王要利用郑朱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就是要稳住各方诸侯,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在函谷关开辟第二战场。这说明,以秦国目前的实力,是很难应对两条战线同时开战的。
秦军虽然强大,但绝非轻而易举就能横扫中原。秦军能够取得长平之战的巨大胜利,除了自身实力强于赵国以外,还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里面。
另外,秦军经过野王、上党、长平之战,兵力消耗巨大。虽然坑杀了40多万赵军,但秦军也损失了十几万人,处于相当疲惫的状态,需要进行休整。
范雎认为,长平之战,秦国利用郑朱制造的假象已经被戳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白起带着疲惫的秦军越过太行山脉,孤军深入到邯郸,至少会遇到三大麻烦:——长平惨败的仇恨未息,面临亡国危险的赵国军民必然拼死抵抗,秦军很可能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沼。
——即便没有赵国的求援,紧邻赵国的燕国、齐国也不会袖手旁观,必然出兵围攻寸步难行的秦军。
——太行山脉山高路险,秦军的后勤补给没有优势,一旦遭到袭扰就会断绝。
因此,贸然对赵国都城发动攻击,即便能够得手,秦国的军队也会拼个精光,还拿什么打中原?“远交近攻”的策略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