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明崇祯二年(金天聪三年),在经历了宁锦一战的失利和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后金的将士们渐渐回复了草原雄鹰的勇气。与此同时,皇太极的权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虽然此时还不能像他的老子努尔哈赤那样一言九鼎,但说话也比以前算数了不少。
此时,摆在女真人面前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面对幅员辽阔的大明帝国,皇太极深知,一旦这个沉睡的狮子醒来,那么第一个要吞噬的就是自己的女真王国,如何解决明帝国带来的直接威胁,成了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帝国高层的军事会议中,有的贝勒提出了先攻打蒙古的策略,然而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讲,攻打蒙古除了消灭对手有生力量之外并不能取得太多的战利品,而攻打明帝国则完全不同,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却获利丰厚,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后金帝国来说尤为重要。
经过与诸位贝勒的仔细商议之后,后金天聪汗皇太极最终决定还是冒险进攻大明帝国,但“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为了有效地减小伤亡,并最终获得战役的成功,皇太极决定“亲统大军伐明”,并调集蒙古各部会师。按照“惟当深入内地,攻其无备城邑”的方针绕过坚固的宁锦防线,从明国防守松懈的喜峰口突袭入关。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的部队从沈阳挥师出发,在喜峰口轻而易举突破了明军的防守,接着大军一分为三,分别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攻入明边。
十月三十日,后金三路部队会师于遵化城下,十一月初三日攻克遵化,随即急速向北京推进。一路之上金军攻势凌厉、势如破竹,下蓟州,越三河,破顺义,占通州,十一月二十日进逼明帝国首都北京。
后金军突然进攻北京,霎时间便引发了朝野上下的大混乱,北京城内风声鹤唳,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一次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急忙飞诏各地部队进京勤王,离北京较近的精锐部队宣大军即时响应,辽东部队也开始启程回京。这期间为了统一指挥权,朱由检又下令各路援兵均听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调度。
此时身居辽东的袁崇焕得知皇太极取道喜峰口进攻北京的消息之后,心知大事不妙,立刻马不停蹄赶到京师,部署防御。袁崇焕到了北京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向皇帝汇报,在这次召见中,朱由检对袁崇焕依然是大加慰劳、赐御馔和貂裘,同时要他奏明对付后金大军的方略。
按照袁崇焕的想法,后金军队此次进攻虽然准备充分,但由于是长途奔袭、深入明朝腹地,所以必然不能持久,皇太极和几位领兵的贝勒都是深谙兵法的帅才,自然希望能与明军速战速决,一鼓作气拿下北京。反观此时的明军,虽然各路精兵正在迅速回防,但暂时还不能集结大批部队、形成优势兵力,因此防守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可以凭借坚固的城池拖垮皇太极的部队,二来也有充分的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
不想错过《奈何江山唱晚》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