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支撑起二层门楼的一根根大柱子,还有两扇好大的门板,都被刷上了朱红色的漆,所以老杜一形容权贵人家就感叹说“朱门酒肉臭”。至于柱子之间的墙壁,虽然也是夯土筑的,但是土层外面会抹上厚厚的白色涂料,显得高雅洁净。当然,现在这些白墙已经被风雨吹打得污损了。
这座门楼,还有门楼两边延展开去的白色宅墙,全都建筑在突出于地面的台基上。这些台基,也是先由夯土筑成矮矮的长方体或者梯形体,外面再包一层砖石,砖面上再造门楼或垒墙。对着门洞的台基处,要凿铺出几级石阶来,如果台阶比较高比较长,旁边还有栏杆让人扶着爬阶。
来,大家跟着我进大门。留意一下这两扇大门上的铜头乳钉和兽嘴衔环的门把手,这两样东西在唐朝都是刚出现不久,算是新鲜事物,看来那位宰相还是个潮人呢。
哇,好大的院子,是吧。
哈哈,这就是唐朝建筑物的共同特征啊,可能不精致、不华丽、不舒适,技术含量不高,但只要有条件,唐朝人就努力把房子院子桥梁道路修得又高大又宽阔,稳稳当当、方方正正的。
我们来看宰相家的院子。基本上,所有唐人宅院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做局部变化。四合院大家都熟悉吧,用正房、东西厢房、回廊、门厅等围合起来的方形闭合院落,前后左右一进套一进的。宰相家这个外宅部分,虽然很大很宽阔,但也是由好多个四合院套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就是现在我们进了大门所在的这个,据说当年这里举办过好多次马球赛呢!
院子的地面,大部分是砸实的黄土,只有主要道路用砖石铺了一下。各个房前屋后,种植着花草树木,但是不太多,主要的园林景致在后面的内宅部分。
各位跟我来,请参观前面这座正对着大门的高大建筑。这是整个宅院里最精华、最抢眼的部分,也是最能标志宅院等级的代表性房屋—正堂。打个比方,这屋子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里的太和殿,长安大明宫里的含元殿,是一家之主会客,摆重要宴席,召开全家会议,乃至死后停棺材举行拜祭的地方。据说那位宰相光在这间正堂上就砸了一两百万文钱,足够买一整座一般性豪宅的了。
唐朝的四合院,与各位比较熟悉的老北京明清四合院,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在这个正堂上。大家想想,老北京四合院,一般是院子四面有屋有墙,中间空着,用来种树、架藤、养花、挂鸟、摆金鱼缸,夏天还绷上天棚遮凉。
唐朝这个四合院,除了四周有屋,有墙,有回廊,院子的正中间,孤零零四边不靠的,就矗着这么一座华丽的正堂。如果说典型北京四合院是“口”字形的,那么典型的唐朝四合院就是“回”字形啦。
不想错过《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