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您就别不知足啦,回家瞅瞅亲戚朋友同学邻居的反应,所有人都羡慕死您了。唐朝考上科举的文人,一当官就能做“校书郎”的,或者当个比“校书”还略低一级,但工作性质类同的“正字”[101],都是最良好的出仕起点,前程远大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校书郎”的工资收入不错,社会关系简单又有地位,没那么多繁杂事务和必需支出,所以生活清闲又优裕。您听听白居易当上“校书郎”以后怎么说: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一个月只上班打卡两次,剩下时间都自己支配。)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连他家马都能独占一个房间住。)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每个月光俸钱收入就这么多,还不算发的大米之类的实物。)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102]
第二,“校书郎”能随便翻读朝廷藏书,进一步丰富自己学识,这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书价昂贵的社会,是一件特别令文人羡慕的事。
第三,“校书”和“正字”虽然是最低品级的小官,但驻在京城,又离“台阁”,也就是中央权力机构很近,上面有个风吹草动,容易得知消息,可以及时做出反应,比如公开上个奏章。如果一道奏疏被天子或者宰相看中了,机遇来到,可以立刻飞黄腾达。
要是这么说您还不能理解,那我们来看一个不太好的出身起点,也就是考试成绩不佳或者不通过科举考试或祖荫,而是从所谓“杂途”“流外”[103]出身当官的那些人。
他们一般会去当个县尉,跟“校书”“正字”一样是九品官。但是,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县(比如首都长安所在的长安、万年两县,或东都洛阳所在县,以及跟这些重要区域紧邻的县)之外,如果一个士人当官后第一个官职是比较偏远普通的县尉,他回家时八成眼神黯淡、脸上无光,跟老婆大吵一架的概率很高。
这种县尉,要做具体实务工作,可能去分管收税、押囚、组织劳役、迎送长官等繁杂困顿的工作,所以被清高的士人看不起。李商隐同志就当过县尉,看李县尉对自己工作的描述,跟“校书”真是有天壤之别。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104]
而且,如果当了一个化外蛮荒之地的县尉,比如岭南广州那边的吧,往往要花上大半年时间全家人才能都搬到那边去住。为什么?因为正常情况一任官要当四年,交通不方便又不可能经常探亲,两地分居久了,不怕老婆红杏出墙吗?
不想错过《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