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在他几近崩溃的边缘,娥皇还是知道了真相,不久便也去世了。出现在娥皇葬礼上的李煜,不再是那个“明俊蕴藉”的青年,他目光呆滞,形销骨立,不拄拐杖已经不能站立,比起苏轼的“尘满面,鬓如霜”有过之而无不及。纵使娥皇再生,在这茫茫人海中,她还能认出她的“檀郎”吗?
苏轼与妻子梦中重聚,“相顾无言”,默默吞声饮气。若李煜在梦里再见娥皇,又能说些什么?告诉她自己独寝多日,恐她担心;告诉她教坊缺了新曲,恐她伤神;告诉她长子仲寓一切安好,又怕她想起早夭的仲宣。原是无话可说,只能徒添伤感。
相见不如不见,不见却又惦念。这一腔愁苦,李煜蘸着掺和了血泪的浓墨写出,便是一首首悼亡诗词。他还曾写下长达数千字的《昭惠周后诔》,追忆帝后共度的美好时光。
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弈棋逞妙。媚动占相,歌萦柔调。兹鼗爰质,奇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
在李煜心里,大周后便是如此完美的存在。不知时光是否美化了他的记忆,总之,他印象中的大周后才貌德三全,实是古代女子的典范。长文中有十几处“呜呼哀哉”,皆发自肺腑,也引人跌入无尽哀思。
在《昭惠周后诔》的结篇处,李煜署名“鳏夫煜”。“鳏”本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鱼,“鳏夫”是成年无妻或丧妻的男人。李煜虽未必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后宫中绝不止大周后一人,有史书可查的就有保仪黄氏等人,此时他与小周后也日益情深。他称自己为“鳏夫”,足见后宫里并无人能取代娥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历代帝王中,如此自称的,除李煜外再无他人。
然而,大周后的诸般好处,或许也不是让李煜哀痛欲绝的全部理由。
有人曾说,一个女人要想让一个男人把自己烙印在心,或是为他殉情,或是让他永远无法得到自己。对于重情者而言,还有第三条路可走,便是让他愧疚。李煜对大周后,的确心怀歉意。他和小周后的种种情缘,在娥皇病重期间种下。他对妻子的恩宠虽未消减,但大周后发现端倪时,还是被伤透了心,她“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故后主过哀,以揜其迹云”。按照陆游在《南唐书·昭惠后传》中这段记载,大周后该是带着怨愤离世的。
不过,民间另有说法,传说大周后死前曾留下遗言:“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便是说,直到临终前,她仍以能嫁给李煜为荣,所以辞世时没有怨恨,只有不舍。
不想错过《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