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今夜又是如此,注定等不到他的消息。无可奈何之下,她只好反复催眠自己,以期在梦中与他相聚。虽明知梦醒后一切成空,但哪怕片刻欢愉也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朦朦胧胧中,他似乎真的入梦来了。至此收尾,她在梦中与心上人圆满相遇。可是,谁又能说梦中团圆算得上是喜剧收场呢?
一对璧人于梦里双宿双栖,现实中唯有寒月当空伊人对影成双罢了。越是让人心醉神驰、欢欣鼓舞的梦境,竟越是衬托出了现实中的孤苦伶仃。梦越圆满,心越空虚。
相爱不相守,伊人天涯良人海角,连梦中聚首都是一场奢侈至极的期待。
从表现手法到词中情愫,《采桑子》的艺术水准已堪称彼时翘楚。但是,若与亡国后李煜词中那一泻千里的刻骨伤痛和缠绕不开的浓郁愁绪相比,这首词的情感还是略显薄弱。
这种差异,归根结底还是由阅历决定的。
生命是个渐变的过程,林语堂先生曾把人生比作一首诗,每个人拥有独属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从天真的童年到笨拙的青春,再到拥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然后慢慢像成熟的水果或醇香的美酒,温和宽恕但又玩世,到了暮年,逐渐获得平和、闲逸与满足,最后,生命火花安然熄灭。
多数人都将经历这个过程,生命譬如一叠渐变色纸,深浅痕迹中便见清晰脉络。然而生在深宫高墙内的李煜,常见权力倾轧却少知世事艰辛,复杂的权势斗争与乏味的宫廷生活都没有对他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有时想来,真觉李煜是个矛盾体。他生在皇家,长在宫廷,南唐皇室的权力斗争虽然没有到血雨腥风的程度,但也绝非风平浪静,可他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竟然仍是心底如同白纸之人。一颗真纯的赤子之心,像一道屏蔽了世俗的结界,阻隔了一些伤害,也阻断了他的成长,以至于当他后来遭受丧子丧妻乃至失国的厄运时,桩桩件件都如灭顶之灾,根本不见一个男人、一个君主当有的骨气和魄力。
在这一点上,清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贾宝玉堪与李煜相比。他本是一块天外顽石,在宇宙洪荒中无知无觉地无聊度日,偏一日通了灵性,从此坠入万丈红尘,万劫不复。宝二爷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边是统治阶级与封建思想的严酷牢笼,一边是清爽纯真、美好娇柔的女儿国。除了封建伦理的羁绊,大观园里的斗争也非常激烈,为权为钱,兄弟姑嫂间也少了亲情温暖,宝玉生在其中,却似乎浑然未受影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被宠爱他的长辈保护得很好,另一方面则是他天生被女孩子们的世界吸引,自觉遁入了那方美好又纯净的世界里。
不想错过《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