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 第30章完结

第30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狐/恋¢闻\血_ !追+蕞`新·章!节~’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评价。他以宋徽宗赵佶的亡国之曲《燕山亭》与后主词相较,认为李煜那对春花秋月、寒雨晚风的辛酸喟叹中,具有更深层次的悲凉况味。

赞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的崇高精神,并非指李煜能如释迦一样以身饲虎、割肉喂鹰,也不是说他会像耶稣那样以自己的鲜血赎世人的罪恶,而是说李煜词中对灵魂的拷问和对人生的探究,几乎能代表人类共有的悲哀。如此高的赞誉,或是出于王国维个人对李煜的由衷喜爱,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这段评价引出的另一个话题则毫无争议,那就是后主词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李煜对佛教的笃信,是有家族背景的。

据陆游《南唐书·烈祖本纪》记载:“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多晦迹精舍,时号李道者。”“荣”是李煜的曾祖父,也就是南唐烈祖李昪的父亲。他英年早逝,不久妻子也病故,留下年幼的李昪无依无靠,只能在寺庙栖身,李昪不可避免受到了佛教影响。等到李昪登基为帝,即刻下令广修寺庙,善待僧侣,并组织高僧讲法传经。后来,中主李璟也受此影响,在佛教推广方面下了更大力度,并常与僧人、臣子参禅论经、机锋辩禅。宋代史学家马令的《南唐书·浮屠传》有载:“南唐有国,兰若精舍,渐盛于烈祖、元宗之世。”

在这样一个信仰佛教的帝王家族长大,又天生一副悲悯心肠,李煜受佛教影响之深更超过他的长辈。李煜在位时,除了像祖父一样兴建寺院,广度僧尼,还像他的父亲一样与僧人往来密切。有史料称:“后主笃信佛法,于宫中建永慕宫,又于苑中建静德僧寺,钟山亦建精舍,御笔题为报慈道场。日供千僧,所费皆二宫玩用。”另据史料记载,后主李煜与多位禅师往来频繁,终日参禅论道,不亦乐乎。

李煜传世的数十篇词作中,屡屡出现颇具禅味的“空”“梦”二字,既与他的生活经历脱不开关系,也是受到佛教空、苦等观念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后期作品里,更是萦绕着一股散不开的空幻和悲苦的感觉。

试想,当北宋的大网一天天收紧,柔韧而细密的网线缠绕在脖颈上,弱小的南唐挣扎喘息,而身为南唐国主的李煜却无力回天,他当是怎样的焦虑和恐惧。他那一颗惶惶之心,仿若北国春日沙尘肆虐时,黄沙漫卷,树摇花殒,就连黎明也如日暮一样昏黄难辨,人在其中寸步难行,进退维谷。唯有清幽佛堂里晨钟暮鼓和诵经声,才能撞破茫茫沙尘,给光明留一道缺口,让人获得短暂的安宁。

关于《开元乐》素有争议,有人说这是唐人诗作,李煜十分喜爱所以誊抄在册,也有人坚持说这本来就是李煜所写,寄托着他对俗世烦扰的深深厌倦。

他有满腹心事不知从何说起,关于国家命运,关于儿女情长,关于做一个帝王还是做一个诗人,诸般种种,千头万绪,总是不能遂人心愿。然生命本就是如此玄妙,有阴晴圆缺,一如人间生离死别无常聚散;还有阴差阳错,一如他捧着一颗诗人的心,偏偏又被注定了帝王的宿命。

不想错过《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